“但這其中的關鍵,只是‘放空’而已。”
“強行放空真元,破除修為,那就是散功,可放空了精神意志,便等若于死亡。所以不得不引入‘執念’這個工具。”趙青思索著感嘆:“但九死蠶的重生過程,卻完全相當于歷經了這樣的變化,做到了更完美的‘放空’。”
“從原理上分析,它絕對可以作為沖擊八境的根本手段,無視什么執念之類的限制。”
“死而復生的丁寧,完全沒能繼承王驚夢的真元修為,初時只是個尚未通玄的‘凡人’,要慢慢練回去,這又是為何呢?”
“很簡單,因為王驚夢只是很久之前試驗性地截出了一段本命氣血,封存在九幽冥王劍中,后來在長陵之戰前,才順便修了一下九死蠶,試了個‘療程’,接下來被圍攻打得灰飛煙滅,意念不散,困于戰死之地。”
“直至三年之后,長孫淺雪帶劍回歸長陵,于戰死之地祭奠,封存在九幽冥王劍之中的氣血才終于復蘇,和意識結為一體,血肉重生迅速結胎般化為嬰兒,便成了丁寧。”
“總體上看,就是間隔的時間長、儲備的能量少、九死蠶的功力不足,沒人專門照看氣血、在胚胎初孕提供有用的輔助……”
趙青分析著想到:“如果這一次,他把九死蠶的“重生”當作一次主動而完整的修行,而非被動復蘇,那就完全不同了。”
“在身死之前,先結下一個特殊的蠶繭,把外界能吞納的一切能量,盡數吞噬到位,再將真元、劍意、識念、血肉悉數打散,重歸混沌,于繭中煉化、重塑——這就是一次徹徹底底的‘破而后立’,絕不會歸于凡胎。”
“以‘蠶絲’的神奇特性,雖不能直接吸收天地元氣,但什么天材地寶、靈丹妙藥、劫掠來的本命物、甚至高階修行者本身,估計都可盡數吞噬、同化,來供養胚胎成形。”
“如此高效的吸收率,修為恢復、增長的速度,只怕比正經修行快了無數倍,甚至完全可以在“繭”中完成從四境到八境的跨越。”
“具體的耗時,視資源與心靈的狀況而定,但待我拿到了九死蠶的篇章,壓縮在十個月內應該問題不大,最快,或許僅需數天。”
幽帝肯定是進行過此類高速重修的,且整個過程很快,事先事后的修為波動也不會太大,至少沒有明顯的掉級,否則以幽朝所面對的敵人叛逆之強大,定不會錯過這種機會,趁虛而入,圖謀刺殺。
“當然,要以一個四境時結出的繭,越境容納、束縛住七境之上的磅礴能量,這肯定是沒那么容易的,轉化率很成問題。”
趙青推測著思考:“只是八境啟天跟先前的七個境界不同,真元的力量已非戰斗中的關鍵,元氣法則的調用與編織、轉化覆蓋,才是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劃出了八境三個品階的高下強弱,關乎道紋法域的運轉。”
“一個絲毫沒有真元的八境,單憑著啟天之鑰般的能力,直接用神念編織法則,來催發外界元氣對敵,亦足以輕易壓制巔峰的七境。”
“借助于九死蠶的重生蛻變,丁寧所成就的八境啟天,或許是史上‘面板’最差最弱小的一個,但畢竟已經是真正的八境,戰力絕不亞于王驚夢最巔峰的時刻——真元可以慢慢補,法則的領悟卻已一步到位。”
“到時候,他甚至可以直接出面挑戰元武,以純粹爽快的戰斗,而非長久的陰謀算計、煽動人心制造分裂,來釋盡恩怨。”
“只是,這重生的一步是否邁出,要不要做出這冒險的選擇,需得他自己愿意。”
“主動赴死,與被動戰死,究竟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需直面心神深處對消亡的恐懼,需親手斬斷當下所有牽絆,需堅信繭中重塑的自己能如期歸來。這份決斷,非大勇氣、大魄力者不能有。”
“此外,這個過程必須得依賴于九幽冥王劍的寒意,長孫淺雪等人的守護,同時自動透露出自己并非只是九死蠶的傳人,而是王驚夢的轉生——身邊人的態度,也會因此而大變,讓他難以處理起其中復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