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的盡頭淹沒在彌漫的冰晶霧靄與結構性的微光之中,根本望不到邊際。
這里安靜得可怕,只有加壓服循環系統低沉的嗡嗡聲和自己被放大的呼吸聲。偶爾有極細微的冰晶碰撞聲,如同遙遠的星塵低語。
“這地方……也太大太安靜了吧?”芬格爾縮了縮脖子,忍不住通過頭盔內的通訊頻道低語,“人呢?駐軍呢?說好的前線指揮中樞呢?怎么感覺像個被遺棄的巨獸巢穴?”
他想象中的北極前線,應該是硝煙彌漫、人員嘈雜、充滿鐵血氣息的堡壘,而非眼前這座冰冷、華麗卻無人煙的神殿。
“廣寒前哨是自動化中樞,常態維持人員很少,通常不足百人。”施夷光邊走邊解釋,“它的主要功能是監控并督察北極圈防線工程與實時戰況,協調相關的能量調度,算是個區域性的臨時指揮節點。”
正說著,一群約莫鴿子大小、通體由晶瑩剔透的玄冰構成、形態仿若蜻蜓的無人機,無聲無息地從上方一個孔洞中飛出。
它們排列成整齊的隊形,掠過眾人頭頂,迅速消失在另一個通道深處。
緊接著,又有一隊體型更大、造型更復雜、仿佛是多足工程機械般的無人單元,拖曳著某種發光的能量導管,沿著墻壁快速移動。
更有龐大如鯨魚的運輸艦艇,靜默地懸浮在固定航線上,腹部偶爾開啟,吐出或吞入微小的工作單元,內里隱約可見花草盆栽。
“哇哦……”
芬格爾看著這充滿未來科幻感的一幕,在這極寒的古典仙境中上演,感覺無比違和又莫名協調:“話說,這么大一坨……‘云’,是怎么飄在天上的?這玩意到底有多重?”
施夷光語氣平淡:“全重約25億噸。”
“多……多少?!”
芬格爾差點咬到舌頭,“25億……噸?!普通的積云大概也就幾百上千噸吧?這東西是它的多少萬倍?!難道用了反重力技術?”
“只是單純的空氣浮力,類似于超級氣艇,”施夷光解釋道,“相比于它上萬立方千米的總體積,這個質量其實微不足道。”
“至于構建‘廣寒前哨’的材料來源,則是經由一系列復雜的大氣調控工程試驗,將熱帶洋面生成的氣旋系統,其攜帶的龐大能量和水分,通過‘大氣靈壓彈弓’效應級聯式地導向高緯度區域,牽引、轉化、重塑。”
“整個過程中,會動用‘無雙風雨劍意’進行引導和形態約束,輔以‘應龍蓄水之法’提升其鎖水效果。‘平流層太陽真火投射陣列’負責提供熱力學梯度與部分相位變更所需的能量;
“輔以角動量轉化與坍縮致集中技術,進行多重眼壁置換,并通過磁導軌道動能阻尼器進行分級剝離式‘入軌’操作,最終,把臺風蛻生的超緊湊核心輸送至預定空域,令水分極速凍結,從而收獲足夠的極化冰晶……”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那個氣旋被運送過來的途中,除了截留了它大部分的閃電形式能量和一小部分物質外,也順便給東西伯利亞及遠東部分干旱地區帶來了近千億噸的額外降水……算是改善生態的附帶效應。”
“所以,這座‘廣寒宮’就是個凍住了的臺風眼?”
搶先鉆入了擺渡艇的芬格爾聞言,再次震撼不已:“不是說,一個成熟臺風系統的能量釋放速率,幾乎相當于每分鐘炸開一顆百萬噸當量氫彈嗎?比全人類功率都高!這東西你們都能操控?”
一段記憶倏地閃過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