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量的心理分析與行為模式推演,研究團隊得出一個客觀推論:
若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神國”或“孵化場”門戶的可能的排斥反應,不建議使用更先進的艦船或飛行器,一艘與1943年“高更親王號”同型號的u型潛艇,才是完美的選擇,或可視作精心設計的“心理密鑰”。
跟陌生的事物相比,和當初幾乎完全一致的載具,落在對方意志的感知中,顯然更容易讓她們這一行不速之客,被誤判為“熟悉的歸來者”,從而主動敞開門戶,順利放行。
於是,美軍於1944年6月俘獲的u-505號潛艇,這艘本應躺在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里安享晚年的“老古董”,長77.6米的經典ixc型永久展品,被漢高麾下的勢力用重金給“借”了出來,成為此次深潛的座駕。
它的表面進行了儘可能還原歷史風貌的翻新,內里卻早已融入了高度煉金化的改造,重新布局的管線交錯,閃爍著幽藍或暗金的符文微光,古老的龍文與現代的集成線路板以一種奇異的方式共存。
本質上,u-505號已成為一件巨大的煉金造物,卻偽裝成歷史遺物的現代利刃。
不知從何時開始,一陣悠揚的古典音樂在艇內輕輕迴蕩,驅散著深海潛航帶來的壓抑感,若再加上名為skat的紙牌游戲,正好重現了二戰期間艇員們的主要消遣方式。
唱片的播放列表顯然是精心挑選的,包含了華格納《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充滿宿命感的樂章、西貝柳斯交織著北歐蒼茫與憂鬱的《芬蘭頌》、以及馬勒《大地之歌》中那面對永恆自然的慨嘆與沉思。
音樂既是背景,也是一種無形的心理暗示與精神撫慰,尤其針對星之瑪利亞那跨越了兩個時代的復雜心緒,被喚醒的記憶。
狹小的廚房空間里,“小施”蹲下身子擺弄著兩臺電烤箱:“火腿菠蘿比薩,還是海鮮至尊考慮到我們在海底,或許后者更應景”
雖然只是靈瓷製成的法偶,但她也照樣可以運用真氣消化吃下的食物,分解為精氣,不過,完全沒有味道可言,幾近於浪費。
從這個角度來看,施夷光無疑只是閒著沒事干、打發時間罷了,練一練手。
“要嘗嘗嗎據說能有效緩解深海焦慮哦”
“不了,感覺不如痛飲可樂。”
夏彌在門外隨意回道。
她百無聊賴地靠在一根粗壯的冷卻管道上,用手指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擊著管壁,發出沉悶的咚咚聲,哼著不成調的歌,與先前宣稱的“英勇迎戰”姿態相去甚遠,倒更像是個被迫長途乘車、悶得發慌的問題兒童。
星之瑪利亞則服用明玉膠囊,躺在士官艙的床鋪上,臉色略顯蒼白,只覺體內的龍血,正與愈發接近的目的地產生著難以言喻的共鳴與悸動,仿佛在不斷牽引著她的靈魂。
潛艇中部,操控室內光線昏暗,只有儀錶盤散發著幽綠或橙紅的光芒。
趙青靜立在潛望鏡旁,在構成雙眼的空間漣漪中自然映照出周邊環境的光影,很快注意到了上方百來米處的近海平面,已是悄無聲息間變了顏色,原本深邃的墨藍,逐漸被一種令人不安的赤紅所取代。
海水仿佛被無盡的鮮血浸染,濃稠、詭異,透著一股生命原初的野蠻與猙獰。
“耐寒赤藻與龍血因子的混合物,常見的海中孵化場形式,”她淡淡開口評價,“能量來源並非地熱,也不僅僅是自然吐納天地元氣,還涉及到了元氣法則的層面,每當全域權能覆寫,都催生著驚人的超進化……”
聲吶屏幕上,密集的光點如同沸騰般涌動。
“冰層
負責監控的ai版芬格爾插話,語氣難得嚴肅:“超大魚群,種類繁雜……還有大傢伙,鯨魚的叫聲,很多。某種原因導致這海域生物量暴增,浮游生物激增,吃浮游生物的來了,吃魚的也跟著來了。”
“一場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