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只會說謊話。”
“邪惡只會做壞事。”
“當你見到邪惡,不要猶豫,不要懷疑。”
“殺死它。”
每一位學生都強制性的接受過魔法學科的教育,他們熟知對抗邪惡的辦法,每天按時按量被灌輸相應的價值觀和知識,卻一次都沒有實踐過。
等到他們真正實踐的時候,還是八歲左右的兒童。
不諳世事的年紀,才剛剛建立了對世界的幼稚認知,意志力有限,精神世界脆弱。
對于這樣的兒童,大人們卻放心大膽又或者迫不得已地把他們送到這深山巨坑之中,參與所謂的儀式。
假定,孩子們的父母那一代,父母的父母,乃至之前的很多代人,他們也經歷過儀式。
過去世代的人自身能通過儀式,他們相信,或愿意相信自己的子女能夠通過儀式,卻在過去的日常生活中對子女守口如瓶,從不談及相關的話題。
是否可以認為,“告知子女儀式相關內容”本身就是一種禁忌,錯誤的行為
需知,盲目的順從來自于知識的匱乏和對未知的恐懼,成型于敲定封死的思想框架。
知道了內容又能如何,未必有什么好處。
未能親自嘗試的孩子只會為此疑神疑鬼,產生許多不必要的想法。
唯有純粹的順從,才能帶來強大的執行力,繼而保證幼苗的成活率。
旁支蔓生的幼苗會被減去旁支,只有旁支的幼苗則整個移除,以此,保證篩選流程的精確性。
所有的孩童,接受同樣的蒼藍魔法教育,同樣的價值觀情感灌輸,同樣的倫理道德觀架構。
整套流程,正是對幼苗生長方向的誘導流程
出于權限者的高遠視角,亞瑟對世界全體結構有過相當多的猜測,但無論哪一種都離不開篩選淘汰機制,陰謀論思想。
蒼藍泡沫世界,實在太過光鮮亮麗了漂亮到讓人在潛意識里會想方設法地給它添加上假想的污點,來維持自身的宇宙觀。
亞瑟自身也不例外。
盡管,他的猜測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現實情報,可在親身經歷儀式,殺死“邪惡”之前,一切猜測都還只是虛無縹緲的空想。
此時此刻,正是為他的所有猜測蓋上棺材板的時候。
沐浴,更衣,焚香,靜坐。
濃霧彌漫的亭子里,亞瑟的正對面,出現了一個與他等高的人影。
不僅是高度,寬里面也是同等,從眼鼻口耳面部輪廓到衣著打扮身體動作,甚至是身下的坐墊,全都一樣。
兩個人相對而坐。
鏡子
亞瑟剛想伸出手去摸,結果手伸到一半又放了回去。
以蒼藍泡沫位面的工藝水平,做不出如此光滑精巧的玻璃鏡面。
更重要的是,對方身上有著唯一一個和自己不同的地方,說明他不是鏡像。
他在微笑。
嗯
亞瑟突然發覺,自己的身體有哪里不大對勁。
中指。
左手的中指,不知何時失去了感覺。
它明明在哪里,卻沒有辦法控制。
中指注意到亞瑟的目光,故意抬起來動了動,向他點頭致意。
做完這個動作后,中指垂落下去,不再動彈。
亞瑟皺眉看向對面一模一樣的自己,平靜的內心泛起波瀾。
魔法
他沒有感覺到任何的能量波動反應
偽裝
此前沒有任何東西接近這里
他敢保證,這玩意兒是突然出現的,就像是在完整的影片中強行塞入了一幀,極度不協調,整個過程充斥著詭異與違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