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鋼世界,存在著一種名為無限制搏殺的運動。
人數不限,年齡不限,時間不限,唯一的要求是不可以攜帶武器入場,只允許利用比賽場地內本身存在的道具。
男女老少,均可參與無限制搏殺只要它們簽好了承諾書,保證死亡后賽事舉辦方不用承擔責任。
在搏殺運動中,成為勝利者的唯一方式,就是讓比賽場地內只剩下自己一個活人。
勝者獲得大量的獎品與榮譽。
死亡,自帶武器,或是提前逃離場地,全將被視為失敗。
這聽起來是一種很野蠻的運動,但實際上卻不是如此簡單。
一方面,無限制搏殺為國際爭端的解決了一個很好的方案。
當兩國關系陷入惡化而互相不讓步時,可以派出數位國民參與到一次組織好的搏殺中,以此代替全面戰爭,勝利國將在協議簽訂時占據優勢。
另一方面,很多民間人士本身也相當熱衷于該項運動,各國時常會有舉辦。
優勝者獲得英雄般的待遇,萬眾矚目敬仰。
一般民眾不會參加搏殺,它們通過各種途徑觀看賽事,這也讓舉辦者賺到盆滿缽滿。
無限制搏殺最早起源于騎士時代,也就是騎士與騎士之間的“決斗”,一對一的比賽,后來逐漸發展出多人參與形式,比賽場地也變得更加豐富多樣。
時至今日,這已經成為了塑鋼世界最古老的運動項目之一,并且常年保持著旺盛的人氣。
可可的火焰帶來了文明,也帶來了日新月異的巨大變革,原本由強弱主宰的世界一下子變得理性而溫和。
然而,人并不會像文明結構那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生劇變。
狂暴的野性仍深深根植于于每個人的心底,使得搏殺運動風靡各國,雖然歷史上有過數次廢除無限制搏殺的運動,但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無論怎么禁止,人的本性都是難以壓抑的。
人們在享受文明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不由自主地緬懷那過往的鐵血歲月,那些能夠赤手空拳對抗巨型塑鋼機械的神話生命,并為之心馳神往。
亞瑟在現役軍人時期,也曾參加過一次無限制搏殺當然,他去不是自己參賽,而是以裁判的身份進行場內監督,確保沒有人違規使用武器,或是接受場外援助。
那時候,他有幸親眼見證過那人與人之間野蠻而華麗的斗爭。
個人,團體,組織總之,那是一場盛大大亂斗。
有的人為了追逐勝利陷入狂熱,化身為披著人皮的怪物;有的在見識到真正的死亡恐懼后瘋狂逃亡,想方設法退出。
賽場之上,任何人都是加入殘酷角斗的斗士。
文明人們將褪下各種社會性身份的軀殼,被死亡的鐮刀一視同仁地對待。
只要上了場,就一刻無法逃脫死亡的威脅。直到握住勝利的那一刻為止,危機都會像人的影子那樣,不知疲憊地對人進行追殺。
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
當你入手了“能夠傷害人”的權力之時,也意味著要背負上“被人傷害”的義務。
真正的戰斗,死斗,勝負,對抗這些都是不可能沒有傷害的。
你舉起刀,想要用它去砍另一個人,在此之前,卻又不得不給那人也準備一把。
無可奈何,卻又是必須要接受的現實。
唯獨做好被殺覺悟的人,才有可能獲得優勝。
就像現在一樣。
亞瑟在知道了自身隨時可能死亡的現實之后,果斷選擇接受,以此入手了殺戮的尖刀。
恐懼的鎖鏈無法限制他的手腳,因為他正為此有點興奮。
命運不會眷顧天真的幻想家,不會讓自暴自棄之人享受到真正的勝利。
對于懦弱之人,命運會毫不留情地給予它蹂躪。
命運眷顧勇敢者,因為勇敢者會用強硬的手段與它搏殺,企圖把它掐死,其存在本身已經行為都會讓命運感受到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