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附送的2臺太空運輸車駛進了裝貨區。
在升降機起吊前,經過培訓的兩名駕駛員上車進行了驗收,折騰了半個小時才算完成任務,確認沒有問題可以正常使用。
2臺太空運輸車完全依照金色豹紋飛碟的艙門大小設計,堪堪放入進去無需拆卸重裝,省去了很多麻煩。
等到太空運輸車安放停當,第二套設備也運過來了。
整整忙碌了一個上午,全部設備安裝停當,就待出發前往火星執行探礦挖掘任務。
此前,所有出發人員已經接受了地星總署為期3個月的培訓,已經完成考核合格測試,可以進入實地操作階段。所有生活物資裝運等前期工作準備妥當,裝上這批設備便可以就地啟程。
此次行動的正式組團成員,包括高薪招聘的13名身強力壯、技術精湛的駕駛員、操作員、基建員、醫護員等,加上卡綞斯特勞爾、卡金斯特勞爾、卡伯斯特勞爾三兄弟,還有一同裝運設備前往的梅蘭因,共計17人。
任務團隊成員全部乘坐斯特勞爾家族的金色豹紋飛碟,卡綞斯特勞爾擔任隊長,負責全局工作,重點操控1臺維修機器人、指揮設備組裝與挖掘任務。卡金斯特勞爾與卡伯斯特勞爾擔任副隊長,卡伯斯特勞爾負責駕駛飛碟與所有生活物資發放,卡金斯特勞爾負責探礦與運輸任務,分工合作各負其責。
全體成員在機場就地吃完中餐,留下梭蒙斯特勞爾一人,迅速登上了飛碟。
1月21日星期四,下午2點。
2艘金色豹紋飛碟,組成一個最基本的任務團隊,很快升空離去,穿越云層之上,沖向火星公轉的最接近角度。
按照預先編排好的航行程序,飛碟在進入太空階段后,自動切換到自動巡航模式。
初級夸克聚變力源粒子發動機停轉,中級夸克聚變力源粒子發動機啟動,持續加快速度。
仿暗能量裝置釋放能量不斷擴大,直到90釋放程度,帶動周圍冰凍暗能對抗星球引力。
金色豹紋飛碟控制室顯示屏,根據光速掃描儀傳回的星空障礙物分布圖,不斷微調前進角度,以避開可能造成碟毀人亡的悲慘結局。
只要保持在萬公里每秒速度以下,飛碟就有相對反應的時間,能夠依靠自身先進的多重掃描識別儀器,做出雙重以上確認,提前選擇最佳角度避險,并保持速度大致不變,隨后重新回到原有航線。
在速度達到一定數值后,人的神經反應速率,注定了人工操作是絕對做不到這一點的。
只有依賴飛碟強大的計算能力,在毫秒甚至微秒的時間領域進行適應變化。
一前一后2艘金色豹紋飛碟,持續掙脫地星引力的牽扯,速度已經越來越快,終于達到最高巡航速度1000ks。
梅蘭因乘坐的飛碟在前,迎頭趨向火星公轉而來的方向,用近乎跳躍式的速度勇往直前。
梅蘭因站在控制臺前,第一次以飛碟的極限速度航行,心里的緊張毋庸置疑,心臟呯呯直跳快到嗓子眼了。
盯著屏幕上一閃而過的圖像,猶如置身于極速賽車的跑道上,那種身心似乎都不屬于自己的飄忽不定感覺,驚險而又刺激,令人熱血沸騰。
伸手按下一個碟尾監視按鈕,梅蘭因發現身后的另一艘飛碟,雖然只間隔了5秒時間,但肉眼已經無法辨清它的大小。
點擊放大鍵才能看到一只金色蒼蠅般的小點,同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緊隨在后。
地星在拉長距離,放大后的圖像也變成了一顆藍色小豆子,還在以秒為單位縮小,直到10分鐘后消失在視野中。
外界星空溫度越來越低,金色豹紋飛碟通過自動感應控制,適時地啟動了“相磁發射”裝置。
通過外殼突出部,在飛碟四周形成厚達5的磁力場域,阻滯一切太空冰凍微塵沖擊,延緩低溫侵襲。
飛碟同時依靠自身粒子發動機的余熱,擴散至飛碟外殼,避免超低溫冰凍連鎖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