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馬路上廢棄的坦克,裝甲車,更是比比皆是,不可計數。
電磁干擾炮的全方位覆蓋,讓兩邊的地面無線通信設施,暫時都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
兩邊指揮官根本沒辦法指揮戰斗,只能按照應急預案,通過原始的有線方式通訊聯絡,以最小單元固守,順便救死扶傷,盡量減少傷亡總量。
就像設定的軍事游戲,就像等待沖關的卡口,就像是人造的戰爭模型,顯得不合常理,卻又合乎道理。
一切,是那么的鐵血剛烈。
一切,是那么的單調乏味。
2月1日,上午9點。
剛剛,休整了不到2個小時。
通訊設施受到干擾還未恢復過來,y國率先發起了新一輪攻勢。
早有準備的fa聯盟不甘示弱,同樣予以還擊毫不手軟。
轟轟轟
嗡嗡嗡
嘭嘭嘭
與第一輪相比,規模少了一點,但聲勢依舊浩大,覆蓋面積并未縮小多少。
至少7000門遠程火炮,還在發揮功能作用。
攻擊重點,已經不完全是大城小鎮,轉向新發現的偏僻暗碉或物資儲備基地,試圖打掉對方的供給中心。
超過第一輪數量的近程火箭彈,繼續向著對方的防御陣地、重點可疑宿營地、彈藥倉庫等要害單元傾泄而下,進行精確打擊,擔負清除重任。
對于無人偵察機掃描發現的疑似部隊集結點,更是首次動用了限制范圍內的重型鉆探d彈,期待來個大范圍殺傷,逼迫對方狗急跳墻。
重新組裝的小型無人偵察機,高中低層次空掠飛向各個方向,持續探查或確認對方的軍事布控,不斷地為空中打擊、地面炮火、d彈襲擊坐標定位服務。
緊隨其后而動的,仍然是嗡鳴一片的500架各式戰機與轟炸機,吸取教訓后規模減半,分散沖向預定目標,實施各個擊破任務。
分界線下部地區,伯拉河兩面。
茂密的草地兩側,不知拉了多少道鐵絲網。
稀疏的樹木里,不知埋藏了多少顆各式地雷。
稍微有點起伏的山坡下,不知隱藏了多少暗堡,讓這片緩沖地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雷區。
不過這種防御設施剛建好不久,并不堅固可靠,也無法獨擋一面。
在現代戰爭程式下,這種古老的手段,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非常價值。
在雙方無數排雷彈、遙控滾雷車、高溫清障裝甲車的摧殘下,很快就步入了窮途末路,作用喪失殆盡。
全星十幾年前,就研制出了排雷彈,這款專門針對各種各樣地雷布陣的炮彈,在目標雷區爆炸后,會散發幾十顆雞蛋大小的二次雷。
二次雷能將50米直徑范圍內的地下雷彈尋磁鎖定,趨近自爆引燃地雷,形成三次爆炸,威力非比尋常。
排雷彈沖刷一遍后,無人駕駛高溫清障裝甲車,無視了對面暗堡洶涌澎湃的子彈雨,搖頭晃腦地緩慢前進。
腳底鏈式聯排輪,絞斷各類尖刺羈絆,兩邊伸出的高溫棒,熔斷鋼絲鐵網,破除前進障礙。
遙控滾雷車緊跟在屁股后面,笨重粗壯的圓形身軀后背,不時彈出各種探針或彈力錘,提前爆破尚未完全清除的地下余雷,準備為可能發起的突然沖鋒掃清阻礙。
最搞亂,又搞笑的,是雙方的清障裝甲車與遙控滾雷車約會似的出擊。
相互糾纏在一起不分彼此,玩起了打架的游戲。
白天,高空之上,監視衛星拍個清清楚楚,逗得戰場監督的地星衛士哭笑不得。
戰爭哪里有樂趣,排遣無聊時間的隔岸觀火者,豈會感受不出其中生死攸關的危險局勢,僅是在緊張之余放松一下心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