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提出的問題,憲兵隊給了一份專家分析報告,將情況進行了初步的判斷,給出了具體結論與對策。
大意是
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在空氣混物爆炸限12742。
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溫能引起燃燒爆炸。
分子中碳元素的化合價是2,能進一步被氧化成4價,在空氣中或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針對對方噴射的,為何在地底彈藥爆炸時沒有燃燒,專家分析認為
一是對方的高壓噴射槍,很可能混合了大量2,以及其它惰性氣體,加上坑道內氧氣含量過低,導致高溫無法引爆。
二是即使爆燃,由于2與惰性氣體的干預阻燃,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防化服基本能夠抵御這種溫度而不至于燒穿。
三是對方的高壓噴射槍,也許含有特殊的氧化金屬,一旦加熱會還原反應,生成重金屬氣體,對于自己一方會更加不利。
對付其最有效的辦法,除了加快空氣流動,就是使用液態氧彈,達到混合比例后發生劇烈爆炸,達到震破防化服或燒死對方的目的。
使用時,切記做好防護,避免劇金屬氣體吸入體內導致無辜死亡。
2月2日,上午10時。
y國防化部隊,在占領賽克馬小鎮坑道北部一半區域后,向南向西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坑道坍塌阻滯,不時還會觸發埋雷,挖掘清理進展十分緩慢。
指揮官很清楚,依靠高壓噴射槍驅趕對方的計劃,是有時間限制的。
按照事前的預估,最多兩天時間。
如果完不成占領大半以上區域的任務,對方一旦運來對付這種手段的克制物,情況很可能會反轉。
時間看似充裕,實則非常緊迫。
分界線以東,地下。
輪流補充消耗的防化部隊指揮官,與完成倉庫清剿任務的特種兵指揮,經過簡短的商議,決定啟用第二備選方案。
防化部隊轉變策略,不再兩隊輪流,而是分成8組。
其中4組專門針對中段、北邊坑道加快掘進,8部地星制造的挖掘機器人協助鉆探;
1組防守南邊坑道,預防聯盟軍隊突然襲擊;
1組清理過道里的尸體與武器,將其運送到自己一方地面倉庫區焚燒;
1組負責斜向新掘坑道,假想對方修筑是圓環形坑道工事,希望能夠碰巧打通近道,出其不意來個一鍋端;
最后1組負責修復分界線過道合金大門。
整個8組成員內部錯開休息,輪流替換,保持高效率進攻態勢,爭取在兩天內完成侵占任務。
2組各幾十名特種工程兵,穿上備用的防化服,帶上專用挖掘設備、武器裝備擔任警戒、保護與進攻任務,協助防化部隊工作,盡量加快速度,搶抓時機成功突破屏障。
激光炮與鐳射炮不敢在坑道使用,萬一高溫引爆混合氣體,那樂子可就大了。
4把穿甲槍、還能使用的4部戰斗機器人,分組跟隨要害通道,隨時強直支援。
轟轟
正在北段與中段擔負掘進任務的4部機器人,觸發了聯盟堵塞坑道時預埋的地雷,被震壞后失去了功能,能否修復就看技術員的水平了。
同時,在后面裝運沙石土方的特種兵,也有幾個中彈受了傷,需要醫療救治。
掘進工作不能停止,無奈之中又重新換上4部機器人頂替上崗,繼續實施計劃。
雙方在賽克馬小鎮地底,展開了新一輪的斗智斗勇較量。
中午12時。
聯盟部隊在中段坑道的大門被轟破后,果斷放棄小半中心區域。
留下直通師指揮部的一條大通道作誘餌,企圖進行一次分割合圍行動,從根源上削弱對手實力,并視情況采取更大規模的反擊措施。
這支部隊有退路不能回,只好孤注一擲拼個魚死網破,看誰能夠堅持到時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