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地內用完中餐,牧良2人不再停留,在13人的目送下,驅車繼續前行。
越過前方的出口,行駛了大約10公里左右,就駛上了廣袤的沖積盆地。
「小廚子」此前,針對基地人員挖掘的幾米深松土,所做的檢測報告清單新鮮出爐。
子書銀月向駕駛車輛的牧良,照著念了一遍。
結果與梅蘭因先前所做的檢測報告清單大同小異,再次證實了此地礦藏的豐富。
車輛折轉向南,駛出沖積盆地。
一路沿著確定的導航路線,飛奔而去。
車行2個小時后,到達一座大火山腳底,順著緩坡迂回而上,抵近火山口邊緣。
2人停車,帶著「小廚子」仔細觀察一番。
里面幽深灰黑,沉積物早已凝結為冰冷剛硬的塊狀巖石,借助斜陽看不到任何閃光星點。
「小廚子」的掃描結果同樣顯示,里面金屬含量很低,大部分是硅、鐵成分,利用價值不高。
此后,在天黑前,2人又經過幾座小火山,均徒步登上山頂檢測,結果大失所望,沒有任何收獲。
入夜,牧良臨時停車。
2人吃完簡單加工的食物,利用隨身攜帶的資源,解決個人衛生問題。
休息前,牧良打開頭盔燈,認真檢查了一遍車輛,確認無故障隱患。
隨即將導航線路,設定一個中轉點,交由「小廚子」一邊駕駛太空車,一邊操控飛行器跟隨飛行檢測。
對于尖端智能機器人來說,這種一心兩用的活輕松勝任,根本沒有任何負擔。
2人鉆進各自的保溫帳篷,開始休息。
車輛繼續前進,檢測工作繼續進行。
全天時間,基本都用在了工作上。
之所以沒有使用自動駕駛系統,是因為火星定位衛星不多,車輛會因信號延遲、地形崎嶇而自動放慢速度,耽誤任務的執行效率。
第5火星日,早上8點。
車輛還在向南行駛,2人準時起床,打開身卡手機,查看路線進程,發現離中轉點尚有500公里,連忙指令臨時停車。
用了近一個小時,2人忙碌完個人衛生,用完早餐后才繼續出發。
車輛、飛行器,仍由「小廚子」駕駛與操控。
牧良則根據匯總的二氧化碳檢測數據與分布圖,做所經地區的空氣與地表二氧化碳含量小結分析報告。
子書銀月對千篇一律的窗外風景,失去了興趣,躲進帳篷里玩起了手機游戲,不時傳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面對自然地貌,「小廚子」駕駛太空車又快又穩,提前掃描提前優選提前減速,基本沒有剎車行為,讓人感受不到多少顛簸。
臨近火星南極,氣候愈發干冷,溫度表提示,外界接近78。
因火星公轉斜角,太陽直射光線,絕大部分被擋住,使得南極白天處于半明半暗狀態,視物都有些模糊。中午時分。
高速飛奔的太空車,終于抵達了南極冰蓋邊緣地帶,在指定的航線中轉點停下。
2人穿戴好保溫太空服,跳下車廂踏上了南極地面。
此時的地表溫度接近100,隔著較厚的太空服,也令人倍感寒冷。
「好冷啊,我要啟動微型加熱裝置了。」
子書銀月在頻道里,大喊大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