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路途,基本都是緩坡,很少看到凹陷地形,勘探地下水自然沒了希望。
此時,“小廚子”那邊傳來數據信息。
剛剛完成冰蓋頂端的50米鉆探工作,目前正在趕往下一個山腰定位點。
經過它的檢測,里面全是干冰,僅有微量的水分,以冰晶形式存在夾縫中,與干冰互不相容。
這個結果符合2人的初步判斷,也與檢測儀器的范圍掃描結果雷同。
考慮到飛行器已經完成冰蓋的表面檢測任務,子書銀月在征求牧良意見后,馬上控制飛行器帶著檢測儀器飛回。
有了“小廚子”實地打洞,兼任鉆探檢測工作,無須飛行器做重復步驟。
車行到晚上8點。
就在2人啃完能量丸,準備停車睡覺時,子書銀月提醒,冰蓋邊緣有了新發現。
牧良將太空車轉向,對準冰蓋方向,用大燈照射。
果然看到前方有個小缺口,出現50米長、10米深的凹槽。
車輛爬上緩坡,加大油門開進凹陷地,停在了寬約30米的沙石地面上。
經過7、8個小時的折騰,2人都有些累了,沒去仔細觀察,大致轉了一圈,見無異常情況,便熄滅車燈鉆進帳篷睡覺了。
第6火星日,早上8點。
2人準時起床,帳篷內的溫度大約在13c左右。
牧良打開拉鏈一探頭,渾身頓時起了雞皮疙瘩。
原來車頂里的溫度居然降至了65c,已經接近地星表面最低歷史溫度了。
外界溫度多低,就可想而知了。
用完早餐后,子書銀月打開身卡手機,查看“小廚子”發來的信息,已經收到了4條數據清單。
說明這家伙一夜之間打好了1個頂洞、3個邊洞,估計此刻正在打第4個邊洞。
粗略瀏覽了一遍清單報告,有了第一個意外驚喜。
“小文子,我們有獎勵加分了,發現了干冰夾層水,足有5米厚,橫向打洞光線折射測算,大約有300萬立方,非常可觀了。”
子書銀月在駕駛室里,興奮叫道。
“地星總署科研數據,應該已經探明了這一點,任務中卻沒有說明。
如果料想沒錯的話,這正負3的差額,估計就是指這個干冰夾層水了。
只要發現水的存在,不僅可以獲得滿分100,還能因相關的重大發現有加成。”
牧良邏輯推理縝密,很快想到了因果。
“這么說,只要按要求執行任務,得滿分加獎勵,等于白送啰。”子書銀月同樣品出了意味。
“做到這些,必須以吃苦耐勞為前提條件,學會駕駛太空車,熟練掌握遙控飛行器與檢測儀器,挑戰極度寒冷與惡劣環境,正是管理中心訓練我們的目的。
只是換了個實現途徑,使過程變得更有意義而已。”
牧良進一步洞悉了上面的用心。
“得了,這么小,就把官場摸了個透徹,我看你長大以后從政最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