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沿途沒有什么大的發現,只好放棄了這種苦行僧式的長途旅行。
牧良設定好飛行器的飛行路線,重新更換了一塊小號能源晶體,讓其攜帶檢測儀器,以恒定的離地高度,自行完成第二圈掃描工作。
按下執行鍵,確認飛行器路線正確、檢測儀器工作正常,2人這才坐上太空車,向北減速前進。
第9火星日,下午2點。
2人驅車,來到了太陽系已知的最大火山,奧林匹斯山脈東部。
整個火山寬約600公里,盾狀火山除西側山壁是6公里以上的懸崖,東部坡度非常緩,車輛可以直接向山頂行駛,沒有非常明顯的懸殊高差。
2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親眼實地考察一下,東側的karzok撞擊坑。
牧良記得,飛碟起航前十幾分鐘,老媽聽說子書銀月帶了“小廚子”去火星,隨即交代他,有時間可以去檢測撞擊坑,或許會有新奇的收獲。
第9火星日,晚上8點。
飛行器傳來信息,預定飛行路線完成,已經到達出發位置。
牧良通過火星局域網,發出新的簡短指令,指揮其向自己所在坐標飛行。
由于飛行器智能模塊單一,通過局域網發指令選項太少,只能做出簡單選擇。
晚上10點,“小廚子”依照指令,將車子開到一處避風凹陷里。
2人決定先睡個好覺,明天繼續探索。
第10火星日,早上8點。
忙碌完一切,2人穿戴著太空服,立于一處山坡上,側對從山頂干冰云縫隙透射而下的陽光,感受到了強烈的紫外線輻射。
雖說太空服有過濾作用,還是不敢直視太陽,避免損傷眼睛。
冰寒的風,吹不動沉重的干冰云,只能卷起光禿禿山崖表面的塵土,在陽光里飄蕩來去。
含有的微量元素,折射出五光十色的線條,給寂寞的巨大山脈,平添了一絲喜悅。
向西仰望5公里外的山頂,依然那般寬大雄渾,大氣磅礴,如蒼天巨人靜臥其間。
震撼得2人,油然而生無比渺小之感。
良久之后,2人互相對視,無言地伸出大拇指,比劃它的偉大,來表示心中的贊嘆。
牧良編排好飛行器的工作,駕駛太空車抵近2公里處停下,避風處固定好車輪。
2人一機,便徒步向陡峭的山頂出發。
他們出發的位置,已經是離karzok撞擊坑最近的點,至少需要步行10公里,才能到達目標附近。
“小廚子”負責鉆探設備的運送,牧良則抱著6個大帆布袋,擺出一副到山頂撿寶貝兒的姿態。
惹得子書銀月,嘲笑他是小財迷。
此時山頂,氣壓約60帕,引力又輕了一點。
2人一機,如履平地般一路飛奔,約1個小時,就臨近了撞擊坑。
2人站在撞擊坑邊緣,透過玻璃罩,借助陽光的照射,清晰地看到了下面幾十米的坑洞。
一團明顯與周圍熔巖色澤不同的物質,散亂開裂,露出縱橫交錯的裂縫。
即便被厚厚的灰塵掩蓋,也能分辨出它的特異。,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