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非常滿足地,坐在休息椅子上,掏出一根雪茄,想要點上,想了想又放回了口袋里,等待學員們提問。
“黑洞老妖,對不起,子桑老師。請問,宇宙原點如果不止一個,那么兩個或幾個宇宙,是否會重合在一起”有同學情急之下,說漏了嘴,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子桑畫槐有言在先,絲毫看不到生氣的怒火,很滿意這種提問,認真解答道“按照我的推斷,虛無或能量旋渦內的物質,盡管差別較小,但凝聚的時間、方式、壓縮比等因素將決定大爆炸的形態與先后。在強大力量的推擠中,相互對撞作用力,注定會迅速分開。僅有少量物質,會相互交叉滲透,通過內力四散位移。原則上,重合部分應該很小,加上磁場的排斥,兩個或多個宇宙,最終會獨立間隔。”學員聽得不住點頭,認為在原理上,大體能說得通。
“子桑老師,假設我們這個宇宙,是更遼闊無際巨型宇宙的一個黑洞。我們又是這個宇宙的生命種族,那么處在我們這個宇宙中的巨型黑洞,比如地星最先發現的室女座黑洞,是否同樣自成時空,存在生命星球”一個學員舉手,提出了一個比對性的難題。
“這位同學提得好。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很簡單。既然同為黑洞性質,存在生命的可能,在理論上是成立的。只是因為大小懸殊太大,誕生有機生命的概率,相對會低很多,但也不排除現實偶然性。”
“說到生命力,我順帶講下生命學說。人類生命起源說,在地星人看來,一直是科學界爭論不休的問題。圣經描繪上帝在七天之內造就萬物之說,純屬神話故事,權當解悶就是。華夏道德經里寫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地星上的生命,是由少到多,慢慢演化而來。這個太籠統模糊,權當是空想家。”眾人聽到這些話,偷偷發笑,卻不議論,當成老師的幽默白話。
“生命起源之說,在星際生命星球高等文明國度,已經有了成熟的結論。就是基于生物化學進化理論,與地星科學家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大同小異,原理基本相通。生命的起源,有三個過程,只要滿足了這三個條件,生命的誕生將不可阻止。”
“第一個條件,是從無機物到有機小分子,一旦自然界的環境合適,這種過程并不漫長。生命的起源,是從無機界到有機界,所以這個過程,無論在什么地方在海底,在熱泉,在火星上或者在木衛二,都是必不可少的。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氫氣、氨氣、甲烷等,這些東西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高能化合物、肪酸、卟呤等有機小分子。”
“第二個條件,是從有機小分子到有機大分子。像氨基酸等,組合成蛋白質、多糖、核酸有機大分子。這種過程,需要環境配合。時間,視環境的成熟度而定。我們知道,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主要的物質,還有多糖、糖類都是組成很多細胞的骨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還有核酸,這是遺傳物質,所以這個過程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難的,是生命起源的第三個條件,就是生物大分子到原始單細胞的過程,也是無機生命到生命,無機化合物到有機生命,不可跨越的一個鴻溝。首先是自我遺傳系統,就是能自我復制的生物大分子系統。關鍵如dna、rna這種系統的建立,通過復制保持持續生長,既是前提也是結果。接著是蛋白質的合成,納入到自我復制系統控制,接受太陽光、接受化學能,產生有機物。再用這有機物分解而產生能量,通過能量和物質在細胞內的交換,實現新陳代謝運轉這個細胞。最后,是生物膜系統的形成。比如說像細胞壁、細胞膜,生物膜的系統,這個生物膜系統是一個非常精密的生物機構。它有一些小的空隙,既保護自身,又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實現細胞存續,并學會自我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