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點,牧良簡單洗漱了一番,在中心分配給自己的小單間睡下了。
星期六早上7點,牧良離開了尼亞拉克峽谷,乘坐b聯盟的短途飛機,前往金山市探望堂姐牧文蓉。
誰知到達機場時,打電話給堂姐,她居然學習重劍去了。無奈之下,約好中午飯后,在租住的宿舍見面。
牧良只好先去了斯特勞爾家族元老樓,看望了大舅、二舅,以及部分表哥、表姐。
其他舅舅與姨媽不在,通個電話表示尊敬。由于輩分夠高,斯特勞爾家族四代、五代子弟都得稱呼他一聲小表叔或小表爺,弄得有點小尷尬。
吃完中飯,牧良借故告辭,來到了離元老樓一公里開外的公寓樓,見到了正在房間內臨摹漢字的堂姐牧文蓉。
幾個月不見,他發現堂姐氣質發生了本質改變。剛上初中的她變得充滿銳氣、堅定且沉郁,完全有別于被綁架前的性格。
再看墻壁上,竟然掛著幾幅漢字書法,一改往昔的娟秀,略顯一絲蒼勁剛毅之色。
細讀之下,牧良心中波濤洶涌,感慨萬端。一時不知如何開口,干脆看完再說。
第一幅是漢草,看抄寫的備注,寫的是200多年前,秋女士詩詞之一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內容是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這個女巾幗英雄牧良沒什么印象,趕緊掏出身卡手機,查看人物簡介。
明白秋女士系近代變革志士,女權和女學思想的倡導者,為推翻數千年封建統治而犧牲的第一批變革先驅,為婦女解放運動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堂姐學秋女士,意在何方牧良腦中打了個問號。第二幅是長篇漢楷,居然是200年前的滿分作文永遠的譚先生。
抄寫的內容其中部分是“神州病骨似秋草,六朝古道啼血鳥。百年風雨血倒流,青山白骨無人收。回首故國與山川,滿目蒼夷有誰憐中海舉子萬言書,石破天驚動地文。君王一去入瀛臺,風卷落花掃芳塵。一簾幽夢半湖萍。聞君江上和琴聲,翻作蝴蝶澆風鈴”其后,還抄寫了譚嗣同的夫人李閏,在丈夫犧牲后寫的悼亡詩。
“前塵往事不可追,一成相思一層灰。來世化作采蓮人,與君相逢橫塘水。”滄海浮生、歲月如潮,兩百年前,譚先生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
關于譚先生的壯烈之舉,牧良是比較了解的,心目中的真正英雄,把個人生死與國家興亡綁定,壯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