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使大人,皇宮內線來報,這些核心專家的出入居所,大致探明,就在離‘造星樓’1公里外的皇宮內湖邊。
同樣戒備森嚴固若金湯,出入審查嚴格,根本無法靠近。
所有守衛、護衛、后勤人員,全部是特別行動隊。
目前尚未弄清,他們的具體姓名,收買、要挾無從談起,需要時間調查。
我們的建議是,通過生物甲蟲,附身執勤人員,注射定量迷幻藥劑,誘導其脅迫某位專家,透露發掘宇宙原石的關鍵要素。
錄制音視頻后,趁著對方恢復之前,隨執勤人員退出控制區域,我們再想辦法回收整理。
一旦成功,我們就有了證據,逼迫兩人長期提供服務,花費最小代價,實現一勞永逸。”
四號組長,提出了突破方向。
“這種手段誰都會想到,各國不同程度地反復試驗過,為何全部失敗了?
原因在于,說易行難。
不說生物甲蟲的制造技術,就算能夠通過三網過濾,還得防備護衛機甲的全方位掃描偵測。
除非執勤人員攜帶有強磁干擾器,否則如何對抗專家身邊的護衛機甲?
這個過程,我想你肯定推敲了無數次。
如今刻意提起,莫非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外交官講到這里,看向手下眼神中的笑意,頓時來了興趣。
“果然什么事,都瞞不過大人。
我們四組經過反復推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如果生物甲蟲,順利通過三網過濾,躲避掉護衛機甲的偵測,進入居住樓。
在這個前提下,我們可以設想,三只生物甲蟲,悄無聲息地,爬進了某位專家的休息室。
在其熟睡之際,一只生物甲蟲,從屋頂掉向專家頭顱。
在離頭顱幾十厘米時,被干掉,燒毀后,產生低于報警濃度的迷幻劑量,慢慢侵入專家大腦。
算定時間到了,藥劑開始發揮作用時,第二只生物甲蟲,從屋頂掉向專家頭顱,迅速發射誘導信息。
燒毀后,產生低于報警濃度的迷幻劑量,維持住先前的致幻效力。
只要專家開口講話,靜臥于屋頂的第三只生物甲蟲,就可開啟生物音波記錄功能。
通過高仿真低頻,錄下專家的聲音。
在其清醒前,逃離房間,沿原路返回出發點。
我記得,機器專家培訓中講過,護衛機甲的程序設定,是不會對距離范圍外無攻擊性、無發射源的微弱生物,主動實施毀滅指令的。
所以,基于這兩個前提,我們制定了這一行動計劃。”
四號組長,恭敬中透出一絲得意之色。
“嗯,這個創意很好,具備實施的可靠性、可行性與操作性。
無須經過中介人員變數這一關,大大地減輕了行動難度,降低了成功的風險,非常值得一試。
我會將你的計劃呈報帝國,讓那幫生物技術專家,根據你們的要求,制造出合適的產品。
如果能夠順利完成任務,這份功勞將無人能比。”
外交官緊鎖的眉目,這回終于有了一絲喜色。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