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合金芯片,含量等同鳥兒吃進胃里的金屬元素,經過反復測試,低于高端儀器判斷異常的標準。
應該能夠避過,首輪磁網、無線電網、激光網三網過濾。
聽完專家的詳細講解,四號組長眉開眼笑,信心大增,似乎勝利的曝光即將來到。
5天時間,經過理論培訓、模擬實操、分析改進,四號組成員,在損壞5只生物甲蟲之后,基本熟練掌握了操作技巧。
第9天,行動正式實施。
首批3只生物甲蟲,被內線帶進了皇宮,利用工作機會接近小湖泊,將它們放飛了出去。
3只生物甲蟲,接收到內線的遙控信號,就像3只真正的飛蟲一樣,沒有頭緒地一通亂飛之后,闖向對岸專家大院。
延展到百米高空的磁場感應裝置,在70米處感知到了有生物侵襲,沒有任何危害性。
生物甲蟲被厚達半米的磁墻阻擋住了,無法進入。
與之同時,監控儀器感應到了,2股強弱不等的信號發射單元。
經過定位追蹤,發現信號源,來自湖對岸的洗地機器人,還有工人手中的遙控器,故而未做深入探查。
3只生物甲蟲,隨意地離開磁墻,搖搖晃晃地繼續亂飛一氣。
半小時后,升至120米高空,逐個地撞向磁墻。
沒受干擾,順利通過!
超出無線電網高度,同樣順利通過第二道阻礙!
可惜,被監控設備鎖定,在第三道關卡上,讓三束激光射殺了。
第10天,行動繼續實施。
第二批3只生物甲蟲,被內線帶進了皇宮。
這回干脆升高到200米試探,情況果然好轉,全部順利地通過三網過濾,進入了專家院落高空。
估計,是因為達到一定高度后,小指甲蓋樣的小昆蟲,被當成了經過上空的微弱生物,忽略不計。
由于專家院落內,屏蔽了信息通訊,內線無法遙控指揮,只能依靠事先設定的程序,讓3只生物甲蟲自行工作了。
失去遙控信號感應的3只生物甲蟲,依照程序立即啟動自控模式。
通過彼此間的生物電感,緊緊地貼在一起,在空中盤旋一陣,像是辨清了下方的建筑輪廓。
隨后一只當先,2只跟隨,往下飛行。
在降落至房頂中間位置過程中,它們渾然不知,有四道掃描光束、數個監控鏡頭,對準身體過濾了一遍。
險險地,在鋼絲繩上又走了一回。
3只生物甲蟲落地后,并未立即行動,而是商量好似的,在相隔不到1米遠的距離,各自找個透光的縫隙,蜷縮在初春的陽光里,開始積蓄生物能。
第11天,3只生物甲蟲準時湊近,觸須交互傳遞生物信息。
確認相互存在,觸發行動步驟。
此時,正值凌晨零點時分。
外界風冷,黑暗占據大部夜色,僅有昏黃的路燈點綴林間。
一前兩后,3只生物甲蟲依序起飛,往房屋下方飛行,找到一處樓梯口,鉆了進去。
選定這個時機,正是人體深度睡眠的關鍵時鐘。
借助黑夜的掩護,將風險降至最低,爭取發揮最大的作用。
能不能成,就看運氣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