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里外,傳來了震動地面的隆隆聲響。
y國無人機帶回的影像顯示,對方各類武器基本都已出動,部隊人數與預計相差無幾。
從空中鳥瞰,聯盟一方總計3萬多人的地面士兵,900余輛各式坦克,三十幾門激光炮與鐳射炮,近400部戰斗機器人,600門移動迫擊炮,上千輛裝甲車,浩浩蕩蕩從三個方向推進,蔚為壯觀。
按照正常預測,聯盟用于地底通道作戰的兵力,應該不會少于3萬人,進攻總兵力達到6萬余人。
與百年前的戰爭不同,推進過程中基本看不到士兵跑步跟隨的場景,一切都有程式裝備搭載運送,只有在真正攻城時才會顯露真身。
再看巴果城,y國一方在三區外圍鐵絲網后,新建了幾百座還未徹底凝固的大小碉堡。
400余輛各式坦克、600門8-12連裝速射炮、200多部戰斗機器人分散在各個城區,加上從對岸臨時增派過來的部隊,總體對比明顯落于下風。
當然,河東岸還有1個鋼架掩體重型坦克陣地,1個隱蔽的火箭彈基地,提供近遠距離重炮支持。但對方同樣也有類似布置,遠程火力甚至還優于y國守軍。
雙方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地底的攻防戰提前打響。
聯盟一方集結了包括所
有防化戰士在內的小半兵力,從幾十條早已交火的通道,循序漸進推動,防止對方可能想到的奇襲戰術,確保相對安全地肅清防守敵人。
伊斯坦上校,坐鎮三區結合部的地底全鋼結構指揮室,對著面前站立的6位同級別軍官,逐個下達一連串命令,直到對方準確無誤地復述清楚,才放心讓其離開。
旁邊的參謀,僅僅在發揮全媒體記錄、協調物資運送等具體事宜上了,根本沒提供半點作戰意見。
對于這些靠上頭不同背景,到軍隊混軍功的院校青年,伊斯坦很清楚他們理論一套套、實戰空蕩蕩的搞事能力。
與其聽廢話連篇耽誤時間,不如先在具體事務中,鍛煉他們的溝通協調能力,多少也能看出水平的高低。
轟!轟!轟!
最先到來的依舊是空中轟炸,雙方的上百架次戰機、轟炸機、無人拋彈機,向著對方的部隊或防御工事進行彈藥傾泄。
半個小時內,幾百發大小掛彈或d彈,就給地面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還伴隨著不知具體的傷亡。
防空炮火不甘示弱對空射擊,十幾架護衛戰機在相互爭鋒或地面速射炮中,冒著濃煙呼嘯墜落,火光中迅速jie體。
轟!轟!轟!
接踵而至的遠程炮火,不約而同地對準各自目標轟擊,在聯盟前進的部隊、y國固定的陣地中炸開。
一遍清洗作業,代價就是無數生命逝去。
雙方還未正面沖突,便各
自損失了不少人員或裝備,揭示了現代戰爭的殘酷性。
攻城掠地,光靠飛機大炮不行,最后還得出動地面部隊,這是無法繞過的路徑。
挨過幾道坎,聯盟一方的三股聯合部隊,終于抵達昨天的戰場。
大舉進攻的架勢,正式拉開。
免費閱讀.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