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一方,繼續在三處戰場保持人數優勢,并占領了三道防線,間或運送過來的彈藥尚能勉強支撐。
y國
偷襲部隊由于人數不多,對手拼命抵抗,加之又抽調了部分人手阻擊增援部隊,并未控制住局面,但也有效制造了混亂。
5公里外。
聯盟一方近2萬人的增援部隊,兩座山丘之間,面對橫亙的路障、埋雷,以及無人機的炸彈,零星的炮火,還有800名y國特種兵的阻擊,不得已全員展開行動,打算清剿完這股力量再前進。
也就是說,只要攻城
部隊堅持2-3小時,就會迎來勝利的轉機!
「看來只能提前出動了。」
沙赫爾少將內心嘆了口氣,抓起重新接上線的電話,發布最后總攻命令:
「三位指揮上校注意,最后一次救急遠程炮火,10分鐘后抵達,務必守住現有防線,炮火一停即為總攻開始。
請伊斯坦上校疏通地底增援坑道,5000名士兵分配1000人增兵卡爾沙,其余全部趕往巴果。
2小時內,必須奪回三道防線,收到請回復。」
「一區收到。」
「二區收到。」
「三區收到。」
聽完回復,沙赫爾暫時放下了心,明白中心區域還未完全失守。
為了此次守城,他冒著后方空虛危險,將河東岸僅剩的人,又抽出一小半支援戰場。
萬一全線潰敗,很可能成為歷史罪人。
事已至此,不冒風險就更難成功。
10分鐘后。
上百枚火箭彈傾泄在巴果城區三道防線間,發揮了絞肉機功能。
12分鐘后,第一輪數枚重型鉆探d彈,在同一區段爆開,形成巨大沖擊波,重創了剩余力量。
20分鐘后,炮火停歇,y國一方發起最后總攻。
巴果城區,在增援部隊的強大攻勢中,已是強弩之末的聯盟進攻部隊奮起抵抗一陣后,面對多過自己的對手沖擊,再也堅持不住開始土崩瓦解,紛紛亡命潰逃。
晚上10點,巴果城區剩余不到4000人的聯盟部隊,全部退往后方臨時基地,
y國一方重新奪回三道防線。
乘勝追擊,聯盟潰兵只好放棄臨時基地,逃往大后方,幸好后備部隊已然擊潰攔路之敵,及時接應才算撿回條命。
另外兩城區進攻部隊擔心遭遇合圍,見大勢已去無心戀戰,隨后也匆忙退出了戰場。
占據臨時基地后,y國部隊不同追剿,利用移動炮臺與少量剩余炮彈,趕緊對準聯盟后備部隊一通發射。
打光炮彈毀掉炮車,迅速回撤構筑防御工事。
同時派出小股部隊,不斷襲擾想要重新發動進攻的后備部隊,逼迫其放棄計劃。
為了防止對手狗急跳墻,沙赫爾臨時又從東岸抽出300名士兵,加強卡爾沙、巴果的防衛,并集亞西岸僅剩的十幾門炮進行轟擊,造成尚未盡全力的假象,讓對手心存忌憚,不敢垂死掙扎。
果然,聯盟前線指揮官滿心疲憊地商討之后,最終放棄了進攻計劃,不甘心地撤回了后方基地。
至此,y國一方不僅守住要塞,還給對方造成重創,替整場戰爭奠定了優勢。
幾天后,y國一方完成10萬集結,以巴果大城為跳板,發起了代號「奪權行動」攻勢,準備一舉奠定勝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