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河系看出去,最明亮的星系是大麥哲倫星云,是小麥哲倫星云的近鄰。
通常只有住在地星南半球居民,看得到大麥哲倫星云,在繞銀河系公轉。
大麥哲倫星云是個不規則星系,它有個由年老紅色恒星所組成的棒狀核心,外面環繞年輕的藍色恒星。
近代最明亮的超新星sn1987a,就是發生在大麥哲倫星云里。
遙遠的大麥哲倫星云內,地星科學家與希金帝國專家聯合觀測發現,一個色彩艷麗且豐富的年輕氣泡狀星云,就處在這個超級泡泡的之中,可謂宇宙中的一大奇觀。
星云被命名為n99。
科學家認為,n99這種星云,表明老恒星的死亡,新恒星的誕生。
由此n99也被稱作“宇宙中恒星的生死循環之地”。
同時,發現泡泡中,有許多發著明亮藍光的星星,這是第二輪形成的恒星,幾百萬年的歷史。
為了探索它的真相,駐守艦隊曾經派遣星空母艦,在引力區邊緣做過檢測,發現了不同尋常的宇宙秘密。
釋放的無人探測小碟,進入不久后,再也聯系不上,更別談回收之事了。
戰碟控制室內,牧良坐在固定座椅上,從“小廚子”新收集的資料庫中,調出這些內容,大致瀏覽了一遍。
眼睛盯住大屏幕,漆黑中斑點閃爍的外界投影,在靜靜思考未來的走向,感覺到一絲茫然、孤寂、無聊。
前方,是一片未知的事物
。
大麥哲倫黑洞泡泡,在本質上,是否與黑洞性質一樣?
他不知道。
這個黑洞泡泡,外觀直徑超過50光年,內里究竟有多深,需要多久能飛出黑洞?
他不清楚。
空間坐標方向,正是所謂“恒星搖籃”n99星云,子桑畫槐要去這里干什么,難道有了驚人的大發現?
他也不知道。
這一次的選擇,重點是時間無法把控。
他計算不準,到底會到何時完成穿越。
如果是十幾、幾十年后,他將后悔莫及。
他心中有個決定,如果前行旅途超過1年,會馬上返航。
花費2-5年時間,頂住引力沖出這片黑暗之地。
其實,就在他專門思考問題之時,大屏幕下方的速度,正顯示為300萬k/s,比微型黑洞統計的平均速度快了10倍。
牧良驚覺到變化后,不禁大吃一驚,仔細一檢查,發現“小廚子”啟動了一臺粒子發動機。
想到這里,他立即將4臺粒子發動機,全部開足馬力,外加兩臺暗能裝置,也全部釋放,看看究竟可以加速到什么程度。
經過反復測試,他總結出了經驗:
最高速度1000萬k/s到頂,怎么都沖破不了;
這個速度,只用3臺粒子發動機就足夠了,剩余一臺可以輪流停機,讓維修機器人完成維修保養任務;
兩臺暗能裝置,在這里毫無作用,啟動與關停不造成任何影響。
1000萬k/s!太厲害了。
牧良終
于有了些底氣,在這種無法進行穿梭的鬼地方,真是太無聊了,能夠提升到這個速度,至少可以大大縮短旅途等待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