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王之后,子和祭祀結束,下旨要求大邑商內外服朝貢。
然后開始論功行賞。
子旬讓子雨送上了關于有辛氏的賞賜,認為應該給有辛氏一個伯爵的位置,安撫一下這個家伙。
然后這個內容,被打回來了。
商王和說“有辛氏不過邊鄙朝貢,于此戰有功耶”
意思很明確,克奄商是我的功勞,不是你和你的手下的,別弄混了。
子旬沒有發作。
只是淡淡的看著“性情大變”的兄長折騰。
下了宴會,回到了自己的駐地,子雨駕車走了半路,突然開口說“你也別放在心上,現在子和剛取了勝,志得意滿也是很正常的。”
“正常嗎如果我沒有見過辛屈,我會覺得正常。”子旬突然抬起頭來,手指按在車轅上,“辛屈和我們四個兄弟很像,都是危難舉旗。叔更都快把大邑商弄死了,四方還剩下幾個朝貢國
我們也是被逼無奈,再不舉旗,公族徹底做大,你指望我們能贏得了公族
可是,我們和他又不同。
辛屈狠辣果決,但他更重要的是可以克制。
克制太難得了辛屈知道自己該怎么做,怎么行事,怎么謀求最大利益。
可是子和不知道,他只顧著自己的榮耀,認為稱王就能解決一切問題。
但問題解決了嗎不都在這里
看看今天的宴會,來了幾個公族不都是隨便派來幾個人打發了我們
危機就在我們身邊可是呢子和他正視危機沒
我跟你說,這一次來朝貢的不會很多,辛屈或許會派人來朝貢,但我相信更多是應付一二。
現在,有辛氏做大,五萬人,再給辛屈一段時間發展,我可不敢相信他還一直只有五萬人。”
子雨沒說話,聽著子旬的牢騷。
子雨很清楚,子旬為什么會這么著急,因為公族做大,王族衰弱,各方正在逐漸追平青銅技術差距,當一個方的體量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就會開始有工匠行業出現。
一旦開始有工匠行業出現,那么在一些有志于對外擴張的君主要求之下,匠人們就會想辦法改良武器。
這就是現在大邑商所面對的情況。
大邑商看起來花團錦簇,但實際上早就烈火烹油了。
尤其是隔壁的東夷,他們的青銅冶煉技術,基本持平大邑商,只是大邑商不認為他們能持平,畢竟這群人現在撐死十萬人,還四散各地還有海濱、沼澤,因為躲在這些地方,不好修理。
但不修理不行,因為不修理他們就會出兵淮北,影響大邑商的青銅商道。
所以,為什么一定要遷都奄,鎮在這里,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河洛中條山地區的青銅礦,以及南陽漢水流域的青銅礦,同時被杞龍戎給阻斷了,商族拿不到這邊的資源。
而杞龍戎是夏后氏余孽,他們的首領就自稱夏后。
這是前朝和本朝的戰爭,雙方打到現在都還沒結束呢
本來最近一段時間是可以趁機控制王畿來壯大實力,但子和光顧著稱王而忽略了這個時機。
甚至子旬都感覺,他是故意的
莫名有種隔閡。
本來之前,他倆關系還是很好的,相互扶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