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有人借機攻打不聽話部落,不斷進行兼并。
這都不用辛屈去敲打,徐追就把朝貢奴隸送來了。
反正都是不聽話的部落。
辛屈也照單全收,拘在通邑,不斷疏通主干河道,將塘泥運到懷柔、密云、漁陽等地腐熟。
不過有辛氏每天都有計劃,每天都在忙碌的態勢,嚇到了很多人。
隱大臣攔住了準備返回齊地的微山舟,問道“有辛氏如此忙碌多久了”
微山舟看了一眼嚇壞的隱大臣,嘆息道“這都好幾年了。總之,伱只管知道,現在的有辛氏,真的在很認真的經營山南就行。行了,若是沒別的事情,你還是早點跟離開回去復命吧。”
“我倒是想啊”隱大臣臉色難看,“這不是被扣下來了有辛氏準備攻打有戎氏,你趕緊去南方通知大王,今年萬萬不能打杞龍戎。”
“我可沒有這個威信。再說了,你說不打,就不打”微山舟嘆了一聲,“既然你走不了,我勸你老實呆著,千萬不要想著去接觸有辛氏的那些老貴族,不然你的日子不會好過。”
隱大臣眉頭微挑,看得出來,微山舟已經在點他。
微山舟也不多說,帶著一批皮毛離開南下。
“走,去見見之前那幾個姚姓長老。”
隱大臣想起了之前有辛氏的姚姓長老,邀請他去參加宴會,他之前擔心是辛屈的試探,所以并沒有去,現在嘛
隱大臣也沒有避著旁人,辛屈很快得知隱大臣的動作。
他也只是笑笑不言,手中把玩著鐵劍,然后舉起來朝著身前的木樁揮砍。
連續暴力的砍了三十刀,直到這劍斷裂,辛屈才嘆了一聲“現在的材料,只能做到這種程度嗎”
“是。”濤熬有點緊張,作為鐵官,他已經將這些年的積累全部用出來,但也只能保證一把鐵劍的強度,勉強夠到鋼。
而且很容易銹蝕,畢竟他不是系統的匠人出身,也在努力試驗各種合金,只是有辛氏成本限制,辛屈不可能一直砸錢,所以合金成果極低,全部依賴辛屈的土法高爐、平爐。
眼下,有辛氏只能做到穩定產出鐵水,鐵水制作成鐵錠之后,只能靠人力加工。
這個效率,那就不高了。
畢竟打鐵是體力活,對食物消耗極大。
辛屈現在能養得起的鐵官,只有三十個,卻要面對高達三萬的鐵器缺口,這根本就是逼著他想辦法提高生產力。
“水力鍛錘能用嗎”
“可以是可以,但今年春旱,汲水難度陡增。”
聽到這話,辛屈挑眉“走,去一趟陵區。”
帶著眾人往陵區走去。
遠遠的,能看到小邑之上,有一座奇怪的“磚木塔”,塔上很多木頭,木頭之間設有樓梯。而最頂端,五六個奴隸顫顫巍巍釘著木頭,不敢低頭往下看。
這座塔,自下而上,得有十米
坐北朝南,船帆似的立氏風帆,感覺就跟走馬燈一樣。
工坊區還沒從城內搬出來,但之前畫地盤的時候,工坊區還是太小了。
于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辛屈想了半天,還是決定將陵區的一部分劃出來,單獨起一座小邑來作為工坊。
去年就開始營繕,但因為缺人,所以一直沒有動作。
這一次敲打了薊氏一波,前后抓捕了小兩千人,總算能讓這邊后續加速完工了。
尤其是風車的扇葉,需要竹木片成條做蔑,然后一層蔑刷漿糊粘麻布,陰干之后,繼續刷新的竹篾、麻布,就跟做百納鞋底一樣,最后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