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屈看他吃得這么歡“你要是覺得不錯,以后我可以給你代加工。你運來一百斤芋頭,我給你十斤粉條。這樣一來,你就不用擔心芋頭放久變硬不能吃了。”
“真的不過你不會虧本嗎”放下碗,鮮虞小豬警惕的看著辛屈。
自己這個姑父,那可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怎么可能平白給自己這么好的利潤
“你不也看了過程一百斤能出粉條你也心知肚明,我賺點工費而已。但粉條保存好點,可以放一年以上。渡荒專用,哪怕真的需要遷徙,裝載麻袋,一提一麻袋,運輸業方便不是
當然,后續我會在涿鹿那邊增加粉條坊,你直接從桑干河運到涿鹿就行。”
“行。”鮮虞小豬轉念一想,也覺得沒問題。
芋頭好種,很多部落都會種,但芋頭不耐保存也是真的,放上三個月,難吃而且會變硬。
如果能加工成粉條,也是不錯的。
不過辛屈也是平白無故給人加工,他要的是增加鮮虞小豬對有辛氏的依賴。
畢竟芋頭隨便一畝地,幾百斤綽綽有余,越靠近水的地方,比如現在有辛氏的芋頭田,預估畝產在五百到六百斤之間。
拋去損耗,可以用來食用和加工的部分,至少有三千萬斤上下,足夠養活十萬人一年所需
有辛氏才五萬多人口今年一把豪賭,食物多到吃不完,所以辛屈才考慮保存問題,多存一些在庫藏里,準備用芋頭粉絲去換族人手中的粟米。
粟米的保存期會比芋頭粉絲更久,也更耐儲存。
當然,芋頭粉絲也可以跟鮮虞小豬去換他們的粟。
芋頭種這么多,多余的粟米價格就低了,自己還可以趁機低價收取。
背后都是經濟呢
當然,這邊都是圩出來的沃土,也就這兩年生產一波,如果明年再種芋頭,產量絕對可能掉到三百斤每畝,還得擔心病害。
所以,明年不可能種植芋頭了,得從其他地方找補,正好可以讓鮮虞小豬芋頭,甚至帶動山西諸部落多種芋頭。
這樣,也能用廉價的手工業品去交換芋頭回來,做成粉條還能多保存一年。
如此,有辛氏的穩步擴張,甚至不耕種而抽調所有人力去搞水利建設,也都有保障。
只是,這也是賭博。
但辛屈知道,他不得不賭,就跟秦始皇一樣,明知道鄭國渠有問題,但還是得傾國之力去賭。
賭贏了,關中沃野千里,奠定王霸之業。
自己也一樣
必須賭這幾年對于北平水旱變動的無奈和被動,已經讓他很難受了。
難怪一直到唐以前,幽州一直是苦寒的代名詞
就是因為這里的水,難泄,難排的緣故。
但不能一直這么無助下去。
農耕最關鍵的水利問題解決了,通州到天津的水道開了,無定河能變成永定河然后接入白洋淀排水了。
就有機會將河北平原上的黃河水道變成運河。
如此成了,自己不僅再跟這一次一樣,在北平圩出三十萬畝上下的芋頭田。
還能獲得一條完整的交通線,用船只運輸物資南下進入河北各地,甚至可以入大河,直取河洛腹心之地。
不管南方之后有什么變動,他都能隨機應變
所以他必須得賭這一把
不管成敗,五年還是十年,都必須賭這一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