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屈笑了笑。
“果真”青梨氏第一個露出興奮神情。
不僅是他,旁的人也多是如此。
只要有辛氏愿意兜底,他們自然是樂意北上的。
畢竟這邊,接下來就是戰場,誰也不敢保證要打多久。
有辛氏和土方現在是聯盟關系,但沒人敢保證土方不會在接下來打敗忻地的敵人之后,選擇將大部隊南遷進入北唐邑,也就是太原,然后去隔壁的晉中盆地,跟好姓有戎氏爭奪生存空間。
歷史上,有一段時間,土方在草原上發展迅猛,進而越過代地、原平,控制忻州、定襄,形成了赫赫有名的下土方勢力。
武丁命令婦好征討的就是這個下土方
雙方打了整整三年,武丁、婦好才解決了這股下土方。
然后土方也就在這個時候徹底分裂,一部分被趕到燕山,一部分躲進太行,最后形成山戎赤狄部落聯盟包括鮮虞氏、無終氏、令支氏、孤竹氏在內的四部山戎,一度打進晉中、易水,讓燕國、晉國、乃至于后來的趙國,苦不堪言。
其中鮮虞氏,也是未來叱咤春秋戰國的戎狄諸國扛把子中山國的前身。
所以,土方的戰斗力,團一團,還是很能打的。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
而辛屈很清楚,他并不覺得機會給了土方,土方不會趁勢分化一部分力量南下。
大同這片區域伴隨著降水線南移,只能進行畜牧作業。
不管是畜牧還是游牧,本身都是對土地利用率的降低,能養活的人口有限,同時還要面對草原人的襲擾。
總之,幾方人大體聊了一下,基本有了一個共識。
那就是土方基本不會放棄南下的機會,不然他們也不會一直在代地跟有戎氏打生打死。
娀姓有戎氏諸部勢力還是太弱,必須要有人庇護他們。
不然直面南邊的戰場,他們很容易被土方當做炮灰。
這樣一來,要么跟轉去新的地方生產生活,要么留在原地成為幾個大勢力之間的戰場炮灰。
并且辛屈明確表示,有辛氏會撤走,他們娀姓不跟有辛氏離開,顯然苦日子就上門了。
但還是有人不怎么愿意的。
不過辛屈不在意,尊重他人選擇,尊重他人命運。
眼下,大部分娀姓有戎氏酋長選擇支持自己,再等幾天兵馬抵達了,就能進行下一步計劃。
雙方聊完,依舊去包圍和勸降。
娀姓他們得知了有辛氏的人數之后,對有辛氏也就少了幾分敬畏,因為才八百人,就算再能打,對方鐵了心要跑,辛屈肯定是抓不到人的。
所以,還得依靠他們這些娀姓酋長,這就是有求于他們。
既然是有求于他們,那他們腰桿子就挺幾分。
并不會覺得自己是從屬。
當然,現在他們知道了自己的人數,辛屈只是叮囑他們要注意部落內的某些人,他們或許會透露消息出去。
這個時代的戰爭就是這樣,沒人敢保證自己的消息不回走漏。
不過辛屈說完,他們能聽多少,能做多少,其實辛屈心理也有數。
所以立刻安排快馬,趕赴北面,如果找到了辛螺所部,希望他們盡快南下。
敵人都被堵住了,機會難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