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頭才睜開眼,看到了辛丙的時候一愣,接著笑道“我說是誰,原來是你小子。”
辛丙聽到聲音,有點熟悉,過了一會兒恍然道“是阿禿叔”
老頭樂呵呵的摘掉自己的帽子,露出了辛丙記憶猶新的禿瓢“可不就是我”
“哎呀沒想到竟然有一天咱們能遇到。”辛丙趕緊上去見禮。
這位是他母親的同族,在有辛氏和長辛氏還分家的時候,辛丙也沒少接觸他。
“阿禿叔,你怎么會在這里”辛丙好奇的問。
這位之前沒跟他們來昌平,而是選擇留在了長辛氏,留在了山西。
“回來好幾年了,我也問了你的消息,結果才知道伱去了南方。瞧你這穿著,可以呀,發達了”
“嘿嘿嘿,還行。”辛丙訕笑兩聲,雖然南北好像都是在開拓,但不知道為什么他的感覺是北方這邊的建設速度和規劃,反而比南方更可怕。
“對了,你小子是準備回來落籍的”阿禿叔掃了一眼他身后的其他人。
魯父還在觀看,微山舟已經命人去買茶水餐食,貨幣是竹幣。
現階段的產銅優先是供應西邊的市場,所以東面這邊大部分是竹幣。
辛屈打算之后慢慢兌換,或者折算成糧食再回收。
辛丙看到阿禿叔的視線,轉過頭看到熟練至極的微山舟,以及學著吃東西的魯父,搔了搔頭“落戶很難,我跟斧,已經跟辛屈算是分家了。
我從南方北上的時候,商王已經下了典冊,等我回來,我就是莘氏了。
商王將曾經有莘氏的東部支脈的舊邑莘邑今山東聊城莘縣封給我們了。
往后就是辛屈在北,我在南,斧在蒙山。”
“莘邑封給你了”阿禿叔果然大驚,“那可是好地方”
“河道變動劇烈,莘邑可不是什么好地方。大一片都是濕地,之前我還在苦惱怎么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看來屈這里有辦法排水。回頭我也得弄一些大木頭回去”
辛丙說罷,阿禿叔點了點頭“行,那么你那邊喊你吃東西,趕緊去吃吧。吃完休息一下,等日頭偏點再出發,繼續沿著東北走十五里,就是西集社。
那邊就是香河邑的邊陲了,那邊可以落腳。
也千萬在那里落腳,最好不要走夜路。
最近一段時間族里截斷了河道,重新開挖了一條渠將水導向了另一條河道,導致了舊路全部被水給淹了,夜里走容易濕漉漉,一個不小心就會傷寒,要命呢
想要過去,只能白天光景好的時候再北上。”
“西集社”辛丙疑惑的挑眉。
“對,西集社,就是一個小集市的西邊村落。有五十口,都是參與運輸之后立功的擺脫奴隸身份的歸化人。
西集社的社長叫做蕓討,是曾經蕓部落的人,現在是傷殘退役,任下士,留在西集社擔任社長。
總之,只要你有路引,那么后續行動按照規矩來,也就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阿禿叔說到這里拍了拍腦袋“你瞧我這個記性,好不容易看到你,開心得差點忘了正事。
你的路引在哪里”
“這里。”辛丙摸了摸,拿出一卷小竹簡。
阿禿叔拿過來之后,拿出自己的小印,沾了油墨給他蓋上一個印說“跟你的人說,路引都拿來我這里蓋印。巡檢使的任務之一,就是清查通關,雖然這邊寫你們是從天津縣出發,還是大邑商使者,但我也不能不印,不然回頭查下來,對不上號,我可得倒大霉。”
辛丙接過竹簡看了一下印天津縣香河邑西路巡檢使禿。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