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還沒緊張多久,辛屈新的命令就下達了,辛屈要求大興縣盡快開始軍屯,應對三年之后的北平城建設。
辛屈準備以北平為核心,建造一座都城,面積將會超過以往建造的任何一座城市,所以需要龐大的資源供給。
因此辛屈順手就把新的縣域畫出來,然后給每個縣安排任務。
比如臨近燕山的,被要求開始采伐木材,未來幾年不用上稅糧食,全部改成木材。
有的則是負責糧草、草木灰、貝殼。
而大興縣,則負責糧食,因此沿著大興縣這片區域,需要接下來配合營繕水利。
可以說,重大利好
大興縣的開發力度,直接拉滿。
姚炙他們越發沾沾自喜。
瞧,他們多厲害,接下來北平的建設一旦啟動,他們受益就更多。
姚冊這才算是勉強放下心來。
至于辛屈用薛峙,對于姚冊來說,也可以接受。
畢竟辛屈的長子長女,都是人巫小葉生的,薛峙作為風彖的次子,巫小葉的表弟,被委以重任,也是應該的。
這是利益的分配問題,姚姓已經夠強了,不能再對旁姓下死手,否則徹底得罪全部勢力,后果難以估量。
但真有這么簡單嗎
辛屈并沒有太多余的動作,要解決姚炙,辦法很多,土地分配更是簡單,接下來的軍屯,自然會教他們做人。
姚共很快從宣化回來,并不開心。
因為冰甲的姐夫澤魚受傷,現在他就是西部戰區的大咖,眼瞅著就能趁著這會兒多撈幾筆軍功。
結果還沒開啟,辛屈直接將姒玉調來頂了他的缺,然后還把他從西邊調來東面任職,著實有點打破辛屈之前一直在弄的潛規則。
那就是,封地隨人走。
縱觀最近幾年的調整,辛屈每次的調整,都是將各家的土地,挪到他們任職的縣域去。
這意味著,你去哪里任職,土地就去哪里,生產生活就去哪里。
畢竟這個時代,距離稍微遠點,可能一輩子就回不來了,你自家的土地不在自己的地盤上盯著,你也放心不了。
所以,通常都是地隨人走。
畢竟不走的話,萬一你的家人在你離開的時候,或者欺負了,你能怎么辦
鞭長莫及,這種道理大家也是懂的。
所以,每次動遷,就是一次土地的調整。
而現在,辛屈直接停掉了這種潛規則。
姚共本來想著帶著麾下離開,但被辛屈派來的人直接制止了,讓他直接帶著幾個親信和數個得力家臣離開就成。
同時還保證,他任職滿兩年半,就能返回宣化。
這里頭的政治信號代表了什么,不言而喻。
不過姚共雖然有牢騷,還是選擇配合辛屈。
但當他來到了昌平,就接到了辛屈去了盧龍,去跟妟氏商量合并的事情去了,暫時人不在。
不過,辛屈留了任命書,讓他直接拿著書去陵區提人,將陵區那邊的三百歸化人,直接帶去大興縣,大興縣那邊已經有兩百多人,這群人整編之后,就是大興縣軍屯主力了。
所以,姚共只能找到了姚冊。
將心中所有疑惑釋放出來,好好問個明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