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他來燕國,自然用燕禮,而且還是燕國禮法的聚食禮。
辛屈當時寫禮法的時候感覺很無聊,本來不想寫食禮的,但后來因為部落內部因為多人同食引發了痢疾,讓他一下子意識到或許可以將衛生概念雜糅其中,于是貼心將食禮分為三套:分餐禮、聚食禮、野炊禮。
分餐禮自然是貴族老爺們的禮儀,是典型的周禮變化版本,各種器具概念不一而足。
而聚食禮則是大眾都必須要遵守的,強調病從口入,所以要用公筷、不用手抓飯等制度。
可謂直接明確文明與野蠻的區別。
至于野炊禮,則是不輕易食腐、開鑿灶要記得滅火、水要燒開等等內容。
哪怕是最低級的奴隸,想要變成燕國人,都要接受這一套禮法的洗滌。
所以,看到這群搶著吃出豬叫的人,燕國這邊就是不屑。
食禮,可是燕國禮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與蠻夷的區別之一,結果因為太好吃了,一群人直接上手搶鹵雞蛋。
甚至還大打出手。
這不是蠻夷是什么
能吃多少吃多少,不夠再問有沒有,犯得著嗎
癸雪生吃完了。
而且速度一點都不慢,畢竟被下邊一群人盯著,他也不自在。
“好吃。驛長,你們燕國的炒菜,確實獨步天下,不同凡響。只是不知道,可否外傳秘方”癸雪生起身來到了柜臺前,看到了坐在長椅上打算盤的驛長問。
“想要學”驛長頭也不抬,隨意的從邊上拿來一份版牘,大概十頁,拍在桌上,“有辛通寶二十枚。這里頭還有石鍋、砂鍋、鼎器做法,雖然不如鐵鍋好用,但可以練練。”
癸雪生拿起來,扉頁寫:《御膳菜譜三十道》。
三十道菜,二十枚通寶
癸雪生摸了摸腰包,取出一串通寶,解開繩子,數出三十枚,放在桌上:“買了。”
驛長抬頭一看,露出喜色:“好說!若是需要鐵鍋,可以在每月初一、十五派人去北平,那邊有一家拍賣行,每個月會拍賣十口鐵鍋。
一口好鐵鍋能用一年到三年,作價可不低,最便宜也需要六千斤粟才能買一口。
不過相較于幾年前需要萬斤粟才能買一口比起來,便宜太多了。
畢竟北伯說過,過個五十年,鐵鍋才能普及給千家萬戶。
所以早買早享受,晚買不吃虧。”
“多謝提點。”癸雪生眼底閃過一抹喜色。
六千斤粟就能買一口鐵鍋
便宜啊!
一想到炒菜的滋味,值得!
但這個價格,讓一旁貓著偷聽的窮虎咋舌。
他一年從部落和自家耕地收成來的賦稅,也就差不多六千斤粟。
結果只夠買一口做飯用的鍋!
而且還只能用一年到三年,這燕國的富庶,遠超想象!
果然,燕國不愧是大戶,真的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