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和被送往亳,子旬接管河南河北的商族所有軍政要務,并在奄商,殺千余東夷俘虜,冊封嬴姓為諸侯。
將東夷十一部,全部劃歸嬴姓所有,并許諾,嬴姓隨軍從征,在河洛立功最多的那個部落,不僅賜氏,還有機會成為東伯。
就沖這一點,東夷十一部,自帶干糧,拉起了兩萬多人,跟著子旬快速從奄商出發。
這么大的動靜,也讓奄商貴族站在城頭看著,一個兩個眼神都是恐懼。
沒想到子旬,居然在不聲不響之間,在東夷積攢了這么多的兵力。
太可怕了!
不過將東夷大量兵力全部帶走之后,東夷地界,一下冷清了很多,甚至連南方的南庚諸子,也沒有什么動作。
也不敢有動作。
子旬跟子和不一樣,子和不好打他們,是因為子和沒有取得東夷諸部的支持。
但子旬不一樣,他本就經營東夷諸部許久,現在更是拉起兩萬多人西征,真要這個時候冒頭,子旬只要安排一支偏師順流而下,趕明兒各家墳頭草就三尺高了。
如此,也能看出來,有貴族支持的王,與沒有貴族支持的王,究竟有什么區別。
最終兩萬東夷兵馬停在了殷郊。
看著這座他心儀的城邑,子旬下令在本地先打地基。
此時的黃河是向北流,然后在今天的滄州附近入海。
殷邑,又靠近太行山上黨盆地的進出口,周圍千余里是絕對王畿選擇。
東北水路直達冀北,越過一片涿地的山林沼澤就是燕國地盤。
西北可以北上山西,正西可以從封父、囂邑、鳴條等地,直插河洛與隴右。
西南則是從河洛入南陽,直達百濮與虎方。
虎方,是湖北一代替商族掌控銅源的方伯。
這一支部族,聽聞商王和戰敗的消息之后,第一時間帶著人手從南陽盆地殺上來,一路打到了河洛周圍。
這個消息傳來殷邑之后,子旬立刻祭祀,然后典冊虎方為南伯,如同辛屈一樣,代表商族代管四至之一。
虎方國君大喜,他來馳援,本身就是來打探一下北方消息,順道看看能不能打秋風。
結果跑到河洛外圍,一看子和去了亳,子旬接管了商族大小事務,然后還從東夷拉來兩萬大軍。
這他娘是準備一口氣將失去的全部拿回來。
那么中原基本上沒有機會涉足了。
如此,虎方國君見好就收。
南伯就南伯,跟著大軍搶一把,轉頭也就發財了。
當然,虎方大軍呆了半個月,商族的兵馬源源不斷的靠近。
子頌去了后世邢臺、邯鄲附近,將有娀氏、有易氏、簡狄氏等商族旁系、姻親、母族勢力全部集中安置于兩地,然后抽調人手于兵馬,分出一半堵住上黨盆地的出山口,剩下的兵馬全部調到孟津一帶,充作策應。
這一支,也調了萬余人出來。
而子斂抵達唐邑、鄚邑的冀州大邑,再把有蘇氏等于燕國有姻親的部落全部征調南下,這一次是拖家帶口的,所以行動緩慢,被分成了七八股。
第一股精銳主力,直接開到牧野,足足六千。
剩下河南諸多公族勢力也大片北上。
魯父帶著河南有莘氏七千大軍停兵汴河。
子旬把所有能調動的商族力量全部調動了。
預估十萬,現在已經到了近五萬人,嚇得河洛諸部,紛紛逃走。
畢竟這個人數一多,子旬也管不住他們,已經開始有立功心切,或者缺少糧食的部落,沖進河洛,打獵、搶掠,用來填補他們的糧食虧空。
丹山戎與召氏外加諸羌,一看子旬這個架式,其實已經一個兩個肝顫兒。
甚至就連土方的征伐動作也停了,全部轉入收縮,加強上黨盆地的防御工事,以防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