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礙除去大半,戴冰甲也就不停留了。
川興就算打不下來燕京之戎,也能將他們堵在山里出不來。
這樣糧道就安全了。
如此一來,他只剩下媯囂一人要對付了。
等莒靈從山上下來,戴冰甲夸獎了他一番,然后讓書記官當他們的面登記軍功,先登一位。
“小子,干得好。除了先登軍功還斬殺了兩人,現在開始,你是旗長了,給我當親衛如何?”
“謝將軍栽培。”莒靈行禮。
戴冰甲點了點頭,莒靈是嬴姓,但想來摸不到燕國嬴姓的核心圈層,倒是可以拉攏一二。
而且拜了親衛身份,將來也就是跟他綁在一座山頭上了。
燕國的軍隊,明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人人都可以從軍打仗賺軍功。
但還是那句話,民爵基本上就是頂天,想要通過區區幾仗就跟他們平起平坐,這得看運道與能力。
民爵基本上就是第一代內附燕國人的極限了。
想要往上,進入士爵,血緣是最低的門檻。
辛屈早就畫好了道,這批人要么選擇跟燕國執政團隊聯姻,要么展現才華,被辛屈發現,然后成為他這個主君的忠臣。
看似公平,實際上也是篩選。
畢竟國家在建立之后,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維穩。
而封建貴族社會,注定了下層想要成為國家執政一環,就得繳納投名狀。
燕國始終是小族擴張出來的,基本盤來源太雜,不想國家四分五裂,乃至被一些外來人綁架,聯姻與篩選就是必然。
到了士爵,就能掌兵,不再是五十人,而是百人、五百人。
在這個普遍部落總人口就幾百人的時代,一百人滅一個部族,都是輕松寫意的。
總之,被接納成為戴冰甲的親衛,就意味著他莒靈向上的一些阻礙,就可以被掃平。
戴冰甲在燕國的軍隊話語權并不低。
下一步,只要好好立功,未來可期。
想到這里,莒靈越發興奮。
很快他跟著戴冰甲前往婁煩。
中間經過嵐河,河道在這里沖刷,是個十分典型的河漫灘平原地帶,因此戴冰甲的斥候接連報告,前后只有六十里,一個晝夜就能殺到。
聽到報告,戴冰甲沉吟片刻,問左右道:“你們覺得如何做?”
“一晝夜的疾馳,跑過去,明日就沒體力攻打了。”
“是啊。不若走到中段休整,后日再出發?”
左右都覺得強襲太累人。
莒靈看了一眼戴冰甲的表情,發現他并沒有太多表情,也一錘定音,又思考了一下局勢,這才開口說:“兵貴神速。我們被阻擊在燕京山不下三日,想來婁煩那邊一定在做準備了。每拖一日,對方一定能做足防御準備。
而現在,我們突襲過去,不管對方做了多少準備,就光是他們境內從共工氏掠奪來的部民,只要亂了,他們就不可能阻擋我們了!
最關鍵的是,我們要的是人口與物資,不是土地。
還有,我們只剩下七八日的冗余,每拖一天,距離四月就越近一天。”
莒靈的話,讓眾人都沉思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