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來富土能力一般,基本上對他的計劃言聽計從。
這就足夠了。
滄海郡不能留太有想法的人在。
這里短期內還是黃河入海口之一,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圩田填海,有想法的人沒這個耐心,富土一直都是穩重的代表。
“再下令全國,將今年的水利指標全部翻一倍,讓各縣協調人力的用度。”
辛屈這道命令一下,現場所有人表情都是一變。
“陛下,人力本就不足,若是強行修改指標……”
“開墾的目標可以緩緩。先修水利。”辛屈點了點地圖,“不管接下來天氣如何,今年關外肯定少雨,而關內必然洪澇不斷,沒有過得去的水利設施,一定會出大事。
大司空那邊也去信,水排、龍骨水車、筒車的打造指標也翻一倍,必須有足夠的庫存方便隨時調用。
至于人力,單獨給命令與安南將軍,讓安排人喬裝一下,殺進東夷,掠奪人口。
三個月內,我要見到一萬奴隸。”
辛屈的命令如箭,一根根傳達出去。
各地都有發懵,但一聽是欽天監的氣象報告,預測今年開春不會順利,很有可能會寒潮,入夏之后關外旱,關內澇的可能性極大,眾人也就少了微詞。
至少,欽天監在預測天氣這一塊,準確率還是蠻高的,而且只是調整任務目標,將明年的指標挪到今年來,無非就是干活的先后順序,也能接受。
而在北平城內。
尚書省,左右兩個丞相看著各地送來的物資要求,也感覺到頭疼。
雖然指標可以挪動,但物資的調配,就需要他們去處理了。
一個國家,養活的人口就這么多,生產力提升速度再快,也有一個閾值。
不管是辛屈還是他們這些當權者,一個兩個都很清楚,現在燕國的運轉,其實已經快到極限的七八成了。
產能就這么多,若是按照原先的計劃運轉,所有縣邑所需的物資,都是可以一一配齊的。
但現在指標提前,就代表了他們需要的東西也得提前給。
可庫存不足啊。
“怎么辦?這件事,總不能去問屈吧。這樣顯得咱們多無能。”
姚冊揉了揉臉,他已經整整三天沒睡好了,都在忙物資調配的事情:“感情去年我們當丞相的時候,那些政務都是小事,現在屈在外邊征伐,所有政務一來,居然這么繁雜。
屈這十三年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戴冰甲靠在椅子上,盡可能保證自己呼吸均勻:“我是有治國經驗的。鎮北軍孤立在黎邑的時候,也沒有這么多事情!
這么多計劃,上邊下達到了下邊,他們都是胡亂應付,要不是有指標與考核在,只怕下邊都不帶動的。
還有,各邦各鄉的封君也希望朝廷能支援他們建設封地。
不然光靠他們,休想跟縣邑這樣,快速的發展起來。”
“那就讓他們交稅!開什么玩笑!縣邑都不夠用,還想朝廷支援他們?”姚冊忍不住拍桌,“貪婪!必須遏制!讓御史臺去查!好好的查地方的邦君與鄉君,不能讓他們截留了朝廷的資產。”
“想他們交稅?還不如收商稅合適。”戴冰甲嘆了一口氣,封君良莠不齊,有的眼光長遠,可更多還是鼠目寸光,只在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戴冰甲越發覺得辛屈當初的決策是正確的。
那就是爵位是爵位,職官是職官,有爵位不代表能當官,經過考試的選拔燕國的整個國家框架才能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