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說,還是多弄一些墓葬、寶庫什么的,不管如何,這些傳承,總會有機會現世。
后世想要登臨天下,成為新的天子不僅要治理好國家,還得將寶藏所在的土地全部拿下。
否則一旦某一個墓葬、寶藏出世,說不定掌握這些技術的人,能扭轉乾坤呢?”
青年臉上浮現了惡趣味。
辛屈笑了笑,然后沒有反駁。
古人只是見識不夠,不是傻子。
現代人和古代人的腦容量,其實也沒差太多。
真正決定生產力差距的,是人心與制度慣性。
但這玩意兒最好破除了。
戰爭、失敗、屈辱、涅槃,以及一些不可理喻,超脫時代的技術。
燕國能發展起來。
不僅僅是政治制度在引導,還有辛屈帶來的技術。
他才是燕國最大的外掛。
而基于這個外掛發展起來的時恩,哪怕不太明白全部道理,但他還是借著生產力的進步,弄出了機械鐘。
而機械鐘的出現,也代表了燕國有能力弄出蒸汽機。
怕是最簡單的蒸汽機。
都是下一個時代的工業入場券。
“去吧,今后你……世居昌平。王陵那邊,我安排了一座實驗室,你可以使用。”
“是!”時恩開心應下,“老師啊,你考慮一下我的建議,寶藏不要只放一處,要玩就玩大一點。”
“好了,我有計較,你去昌平吧。”辛屈擺了擺手,將這小子打發了。
不過讓人將時鐘擺在書房。
接著來到了書架前,拿出了一卷書,打開一看,扉頁寫著:“萬不能成為滿清!”
接下來每一頁都在告誡自己,不能學滿清禁錮民智,迫害技術發展等等。
原因無他。
小族臨大國。
要么跟蒙元一樣打遍天下無敵手,對自己極度自信,于是高高在上,對一切不屑一顧,然后保持了蠻牛姿態,日子得過且過,最終百年內崩潰;要么跟滿清那樣靠著奸計與好運,對自己極度不自信,進而做出了大量屠戮來恫嚇敵人,以期降低滿蒙旗人的損失,妄圖用最小代價坐穩江山。
不管哪一種,都不可取。
中間的權衡。
很難的。
“唉……”辛屈看完整本書,把一些彎曲的書角捋平,重新放上去后說:“或許,真的得留下一些寶藏。
有這些寶藏的傳說在,想來也不會有多少不肖子孫,真的會把這些埋藏寶藏的土地放棄了。
畢竟王位唯一,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都是自私的。
我能抵御誘惑,是因為我的歷史厚度足夠高,幾千年歷史在腦海里流轉。
可后世之君就不見得了。”
“叫什么秘藏好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