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和張家是世交,在邯城算不上名流,頂多是暴發戶而已。
陳家二十幾年前靠著拆遷款開了間跟石油掛鉤的科技公司,因為陳父會鉆營,又靠上了岳家拉到了人脈在國企那邊掛了號,成為了給工程院專供材料的供應商。
每年就是不做別家的生意,光工程院這邊的單子就能賺的滿盆缽。
可惜,近些年石油能源枯竭得越來越厲害,工程院那邊接到的活計也越來越少,陳家正在考慮轉型。
而張家是做家居的,如今邯城最大的家居商城就是張家的,旗下還有十幾家分店。
唯一的兒子張曌在幾個同學合伙開了一間律師事務所,年紀輕輕就已經在邯城的律師界站穩了腳跟。
比起林安這個身嬌體弱,連傳宗接代都不行的兒媳婦,張家父母更傾向于選擇身體健康并且擁有整個陳家繼承權的陳珂當兒媳。
可惜,他們家的兒子眼瞎,只相中了林安這個病秧子,兩口子拗不過兒子,看在林安在陳家受寵的份上只能捏鼻子認了。
在原主的記憶中,云溪窺見的那些就足以證明這對父母對她的態度。
他們習慣于冷漠和無視。
婆媳關系本來就是世間最不好調節的矛盾。
若是說不住一起,離得遠了還好。
偏偏原主在結婚后,張曌以她身體不好,指不定什么時候就發病。
他又忙于工作沒辦法第一時間趕到她身邊照顧她為由,就一直跟父母住一起,說總能有個照應,一切都是為她好。
哪怕原主反對過,不管是在父母還是公婆那邊,也只是得了個不懂事的呵斥。
因為他們是為她好。
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性格,需要相互磨合適應。
剛開始,原主還努力的跟公婆好好相處。
張母拿婆母的架子,要她做飯收拾房間什么的,從未做過這些活計的林安也就忍了,還努力的去學。
因為婆母說要想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
可惜,做飯這種事情是真的要有天賦的。
而林安就是沒有天賦的那種人,不管怎么努力也只是能將食物做熟勉強入口而已。
張母越來越過分,林安的工作上升到明明可以用洗衣機,可以送去干洗的衣服,婆婆都要她在家手洗,熨燙。
她跟丈夫抱怨,張曌這個家庭紐帶的男人只是冷漠的看著,讓原主忍,讓她別無理取鬧。
她被累的住院,卻聽到婆母跟丈夫抱怨她一天到晚擺著嬌小姐的架子好吃懶做。
一個不下蛋的母雞,一天什么都不做也就算了,還要婆婆伺候
原主急眼了上去辯解,張曌也只是不咸不淡的說一聲要她乖,別鬧小脾氣。
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無從辯解。
林安本就是極其聰明的人,之前她只是不敢面對突然改變了性情的父母,想要逃離那個從家給了她溫暖也讓她覺得寒冷的地方,她選擇了她自以為的愛情。
當她終于清醒的認識到,不管自己多么努力,都不會讓公婆喜歡,也得不到這個男人一個多余的安慰后,也知道自己大概是走了一步臭棋。
可是她沒有退路了,最后干脆破罐子破摔豁出去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