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亦然。
跟前者,他不一定能活。
跟后者,他卻必死無疑
兩害權衡取其輕。
這一局,他祈禱蕭凜贏
可惜,希望蕭凜贏的人,實在太少了。
昭王的視線從殿外收回,重又落在殿內諸臣身上。
方才江斐和左右相站出來彈劾蕭凜,后面附議的朝臣眾矣。
這些人都齊唰唰的站到了這三人身后,望過去烏泱泱的一群。
而沒有站過去的那些人,卻是寥寥無幾
昭王在心里暗暗數了數。
站在這殿中的朝臣約有四十八人,彈劾蕭凜者,三十四人,未曾發言者,僅十四人。
十四
這個數字,真的好不吉利
昭王捏捏眉心,繼續看這十四個人。
十四人中,有一位年事已高,耳朵不好的老臣,這會兒正站在那兒打盹。
估計他壓根就沒鬧明白殿上發生了什么事。
還有一位向來是個和事佬,最愛做的是和稀泥。
不管何時何地何事,他決不明確表明自已的立場,包括他的站位,都十分微妙。
他并沒有站在那三十四人之后,也沒站在這十四人之后。
他站在兩者中間。
跟他一樣,選了一個安全無爭議的地段,安靜如雞的縮頭貓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只要戰火不燒到自己身上就好,能茍一時是一時。
再看剩下來的那十二個人
昭王嘆口氣,不自覺的撓了撓自已的頭。
他替蕭凜愁得慌。
僅余的這十二人,官職低微。
位卑者,則言輕。
誰會在意他們說什么呢
不過,他倒是挺佩服這些人,在這種時候,山雨欲來風滿樓,他都已經能感受到蕭帝望向他們時,那眼底里的暗潮涌動。
可即便如此,這十二人依然傲然挺立,未現半點懼色,仿佛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這樣的風骨,是讓人欽佩的。
可是,讓人欽佩的人,未必能活得長久
「太子殿下到」
雷德尖聲尖氣的聲音,打斷他的思緒。
昭王倏地抬起頭,看向殿外。
殿外,李如風正推著蕭凜疾步而來。
走到進入大殿的臺階時,他停了下來
太和殿的門檻很高。
輪椅不宜通行。
要進殿,便只能由李如風和承影兩人合力,把蕭凜和輪椅一起抬進太和殿。
李如風那邊還未彎下腰,殿內便有一道譏誚之聲傳出來。
「一國太子,竟要人抬著才能進殿議事大蕭的未來,能交給這樣的人嗎」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