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三弟,咱們還是快些進屋說話吧」周氏笑道,「太子殿下親臨,已經站在這里聽我們說好一會兒話了,連口茶水還沒喝上呢」
蘇老夫人方回過神來,連聲請罪,相邀入院。
院內,下人們已經備好了接風宴,眾人舉杯相慶,俱現歡顏。
城郊五十里外,云城,此時也是一片歡聲笑語不斷。
云城比京城還要大,城中百姓富庶,因其座落在交通要道之上,十數年前,曾為反賊占據,在其間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滿城百姓命懸一線,朝廷數次派兵,都鎩羽而歸。
最后是年僅十余歲的蕭凜帶著一支奇兵攻入城內,并與外面的長林軍里應外合,救數萬百姓于水深火熱之中。
也是他想方設法,幫云城百姓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云城百姓感其恩德,家家都供著蕭凜的畫像,如今蕭帝駕崩,太子即位,他們自是喜聞樂見,只是礙著蕭帝大喪期間,不能痛快慶祝,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喜樂歡暢,并無一人為剛剛死去的蕭帝傷心難過。
無論那些朝臣如何唱贊歌,可是,百姓心中自有一桿稱。
一位君王是昏庸還是賢明,從他施行的諸項政策上都能感覺得到。
自蕭帝執政,苛捐雜稅愈來愈多,官府從上到下,愈來愈貪,也愈來愈懶,而那些權高位重者欺凌平民之事更是頻有發生,且求告無門,只能含辱忍受。
忍得久了,怨懟自然就多了。
不光是云城百姓,在大蕭子民心中,蕭帝就是個地道的昏君。
昏君死了,當普天同慶
雖不能張燈結彩,鼓樂齊鳴,但家家戶戶還是殺雞宰魚以慶。
城中丁香巷,婆子劉氏剛剛做好一頓豐盛的晚餐,開飯之前,她先到蕭凜的畫像前拜了幾拜。
「太子殿下,托您的福,老婆子和兩個孫子都過得很好當年若不是你拼死相救,就沒有我們這一家人了若不是你給我們送錢送糧,又給老婆子找了個營生,老婆子一人也養不活這兩個娃如今聽到您即將登基為帝,老婆子真是太高興了有您這樣的圣主明君,是大蕭百姓之福啊」
說完擦了擦眼淚,又伸手向外招呼,「旭兒,凡兒,別玩兒,過來拜過太子殿下」
何旭何凡兩哥倆聽到這話,爭先恐后往這邊跑「我要先給太子哥哥拜」
「不行,我先」
兩人爭爭搶搶,惹得劉氏直發笑,啐道「什么太子哥哥該叫太子殿下殿下是皇親貴胄,咱是草民一個,可不敢亂叫」
「才沒有亂叫呢」何旭嘿嘿笑,「是太子哥哥親口認下我們做弟弟的」中文網
「對他還說,等我長大了,就去考武狀元,將來能做大將軍」何凡說罷亮出自已胳膊上鼓鼓囊囊的肌肉,「我今年十五了,馬上就可以去考武狀元了」
「瞧把你能的」劉氏看著兩個生龍活虎的孫子,滿心歡喜,嘴里卻嗔道「這些瘋話,在家里說說也便罷了千萬別往外說惹人笑話不說,還墮了太子殿下的名號」
「祖母,放心吧我們心中有數」何旭笑道,「只是在家里叫幾聲過癮罷了才不會到外頭胡說呢」
「乖孫兒」劉氏笑著摸摸他的頭,「行了,可以開飯了今日做了你們最愛吃的燉雞,快嘗嘗吧」
一家三口開始享受他們的晚餐。
飯后何家哥倆照例在院中練功夫消食。
劉氏則端了筐花生,在那里邊剝邊看,忽見鄰人洪柱自墻外急匆匆跑過,面色急惶,她忙起身問「他二叔,你這急慌慌的,出什么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