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敗秦,楚軍打破了秦軍攻無不克局面,楚國氣勢大盛,昌平君則是被楚國大將軍項燕擁立為王。
此時雖說秦已滅三國,但楚國國力亦是鼎盛,不乏有人看好楚國。
景舟反問道“子房如何看”
張良道“昌平君謀劃已久,在秦為相期間,聯合、拉攏諸子百家及六國勢力,其暗中勢力更是叫人不可小覷,據良所知,十萬弟子之眾的農家便與昌平君有千絲萬縷的聯系。”
秦楚之間的斗爭,在張良看來,并非只是兩國的斗爭,其間牽扯太多,即便是他,此時也不好妄下結論,秦楚二國的國運,會變得如何。
諸子百家雖是江湖勢力,卻也有著左右一國國運的力量,不說農家弟子遍布天下,鬼谷一脈厲來有一怒之下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的說法。
景舟道“不錯,昌平君的確謀劃不小,其牽扯勢力繁多。不僅農家與其牽扯甚多,便是墨家亦是如此。只是子房卻忽略掉了一點,江湖勢力,可不僅僅有農家、墨家,還有潛藏在黑暗中,伺機而動的一張網”
“羅網如此依景兄看,局勢已經偏向秦國了”張良略有不甘地道出這句話。
景舟輕笑一聲,“羅網明面上還是一個殺手組織,只是背后的實力,卻遠非如此,其謀劃,更是叫人難以想象,這便是秦國手中的一把利劍。”
空氣安靜下來,只剩下了落子聲。
良久,張良才打破沉默,“良與景兄一同拭目以待。”
張良落了一枚子,此時棋盤上已經成了和局之勢。
“子房,雖說韓國已不在,只是張家卻在,萬千百姓亦在,有些事,該放下了。”
“景兄再給良些時間”
第二日一早,扶蘇拜訪儒家。
馬車自遠而來,至小圣賢莊門前,才停下。
小圣賢莊中門大開,伏念攜一眾弟子早已候在門前。
按照禮節,小圣賢莊中門常年緊閉,即便是有客至,也是從偏門進入。
雖說此時秦國還未一統七國,但秦國已吞并韓、魏、趙三國,有一統天下之勢,扶蘇貴為秦國長公子,得知其來訪的消息,伏念自是慎重對待。
非但中門大開,除他及一眾弟子外,顏路及張良亦是候在一旁。
“小圣賢莊儒家掌門伏念,恭迎公子殿下大駕。”
扶蘇和景舟從車內出來,扶蘇上前將伏念扶起,“伏念掌門不必多禮。”
景舟則是暗中觀察,此時伏念身后弟子站有八列,華冠麗服,卻是一眾儒家弟子以八佾之舞相迎。
八佾乃是至高禮節,一佾既一列八人,八佾既八列六十四人,一眾起舞,聲勢浩大。
“儒家這套尊君理念怕是沒有統治者不喜,即便是沒有董仲舒,儒家也依舊要大興。”景舟暗暗點頭,若是此時換成他人,即便是道家天人二宗掌門赤松子和逍遙子,也那以受到儒家如此隆重的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