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綜墓,卸嶺盜魁第三百一十章本末倒置
為了能夠更有效率的搜尋線索,所以眾人在確定這后殿里沒什么危險后,便開始了分頭行動。
他們首先就把目標放在了環立在周圍的畫墻上。
這些畫墻上面除了那些大篇幅壁畫外,還有很多小幅的壁畫,完全可以當做是獻王時期的史料紀實來看,對于研究這方面的學者來說,絕對是無價的瑰寶。
只可惜他們這一行人,對于研究斷代史都沒什么興趣,所以只是以極快速度進行有選擇的瀏覽。
陳子延面前的兩面畫壁上,或者說是戰爭繪卷上,主要記載了獻王生平最有紀念價值的兩次戰爭。
第一次是與夜郎國的戰爭,夜郎和滇國同處于西南邊域,所以兩者間多有矛盾。
第二次便是獻王脫離古滇國后,征伐遮龍山區域的記載。
當然,說是征伐有點不確切,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屠殺。
夜郎國還好一些,怎么說也已經開始脫離了奴隸制,而夷人部落的社會形態正處于奴隸所有制的晚期,生產手段極其落后,哪里會是繼承了先秦青銅冶煉技術的獻王對手,整個過程完全能用一觸即潰來形容。
所以在一連串酣暢淋漓、勢如破竹的戰斗描繪后,壁畫的主要內容就轉為了俘虜奴隸的場景。
“你們看這里”
就在陳子延打算看向下一面畫壁的時候,就聽到了雪莉楊的聲音。
等來到雪莉楊身旁后,幾人便在她的指引下,看到了一副位于畫壁頂部的小幅壁畫。
這壁畫上面所描述的,正是那六足銅鼎的來歷。
“按照這上面的描述,這六足銅鼎是獻王在攻陷夷人部落后,從他們圣地里找到的寶物。”胡八一翻譯道。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
“我怎么看這什么圣地那么眼熟呢”王凱旋看了看那壁畫后,有些不解的說道。
這上面對于環境的描寫沒多少,看起來就是一個洞窟,但他就是覺得這洞窟很眼熟。
陳子延仔細看了眼那壁畫,說道“那是因為你才從這圣地出來,所以才會有眼熟的感覺。”
他認出來了,這圣地不正是他們剛經過不久的葫蘆洞嗎。
聽到陳子延這話,王凱旋勐然一拍腦袋“我說呢,這不就是葫蘆洞最里邊那怪蟲待著的地方嗎”
“你們看旁邊的壁畫,獻王好像在里面取出了什么東西。”就在這時,丁思甜提醒道。
陳子延他們連忙看過去,就發現在旁邊的壁畫里面,六足古鼎的蓋子已經被打開,手捧著一個方形事物的獻王正站在旁邊。
“這樣的盒子”
陳子延開始還以為那盒子是他手里裝有三足蟾蜍的青銅函,但仔細看了看卻發現,并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樣,這壁畫上的盒子要比青銅函小很多。
就在陳子延思索著這到底是什么東西的時候,就聽雪莉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