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涵負責柜體鉆孔,曹偉和程幼平負責燈源設備的主體線路串聯和電器件組裝,余華負責焊接柜體和總裝,四個人分工明確,有條不紊合作運轉著。
待柜體鉆孔按照要求鉆好,測量符合公差標準,余華旋即開始進行設備零件總裝,依次有序安裝電路板和主體設備,走線,最后整合和封裝。
很快,二十分鐘過后,在三人注視之下,第一臺正式版便攜式照明燈源在余華手里裝配完成。
整臺燈源設備四四方方,正面有兩個儀表,一個顯示輸入電壓和輸入電流,一個顯示輸出電壓和輸出電流,使用簡單,只需轉動到工作模式,按下開關即可。
燈泡同設備分開,支持100瓦燈泡60瓦燈泡。
至于充電,接上外界電源即可。
“老余,快通電試一下。”看著嶄新出爐的照明燈源,眾人顯得極為激動,臉上滿是灰塵和汗水的季涵,率先喊道。
感受到三人的目光和情緒,余華笑了笑,輕輕點頭,右手轉動模式按鈕,隨即按下開關。
“噠”一道清脆的開關聲音傳出。
下一秒,照明燈源輸出端口安裝的100白熾燈,驟然通電激活,釋放出耀眼的光芒。
“哈哈哈,我們成功了。”季涵看著這臺來自于照明燈源的光芒,眼中透出一絲激動之色,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比起最初極為簡陋的照明電源,這款科技含量明顯提升兩個臺階的正式版照明燈源,其意義要深遠的多。
這是他季涵第一次制造出如此先進的照明燈源設備。
“這是我們制作的第一臺照明燈源,大家起個名字吧,免得一直叫便攜式照明燈源,名稱怪長的。”望著放出耀眼光芒的照明燈源,余華臉上浮現笑容,目光投向其余三人,說道。
“叫啟明燈怎么樣啟示光明,照耀未來。”曹偉聽聞余華之語,點了點頭。
程幼平這時發表了不同的意見“這個名字可以,不過,我想叫光明燈,它在黑暗中綻放,給予我們光明,照耀了未來的方向。”
“我想叫希望燈,這是我等各自奔向遠大前程的希望,亦是象征著中華崛起的希望。”季涵說道。
“”余華見到三個持有不同意見的室友,感覺事情有些不妙。
“我覺得啟明好聽,光明過于直白,希望過于煽情。”曹偉反駁道。
程幼平回應道“直白怎么了白話文取代文言文是一個趨勢,簡體字取代繁體字同樣是一個趨勢,我覺得光明好聽。”
“什么叫煽情,我這是共情好不好啟明文縐縐的,我等又不是文學班學生,希望燈最好聽。”季涵立即說道。
“何為趨勢我不懂,簡體字雖然好用,卻沒有我中華繁體字之韻味,文言文更是博大精深。”
“趨勢就是時代的變革”
“難道讓希望之名,傳遍四中,傳遍西城,傳遍北平,甚至傳遍中華,不好嗎”
“不好,啟明最好”
“你”
三個人不斷爭執,為了爭奪照明燈源的名字而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