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后一份流量數據,記載著第二十四小時的流量數據。
余華接過新采集的數據信息,而后將過去二十三小時的每小時流量數據加在一起進行計算,得到二十四小時硫酸產量和產量變化趨勢,再將其制成一份簡單的數據可視化草圖。
數據可視化草圖,可以讓人更為直觀的了解整個數據信息。
場中,安安靜靜。
所有人默默等待,心中緊張萬分,大氣都不敢喘。
合格,還是不合格
過了三分鐘,余華拿起一張記錄二十四小時硫酸產量數據的紙張,轉過身,面朝眾人。
“余氏七塔原型機首次實驗試生產數據如下二十四小時硫酸實際產量2112噸,每小時產量為088噸,與設計產量之比為96,符合試生產指標要求。”
“各位同志們,我們,成功了”
言語之中滿是鄭重之意,余華向現場所有人公布試生產的最終結果和實際產量。
試生產通過,實際產量合格。
轟
頃刻間,整個實驗場經過短暫的平靜,立馬陷入轟動之中,所有人激動萬分,心中積蓄已久的情緒似如決堤般涌出,他們,做到了。
“好啊,好,太好了”
立于最前端的儒雅男人抬起雙手,迅速鼓掌,為站在指揮臺前的余華送上掌聲,接連說了幾個好“這是一個勝利,技術領域的勝利,其重要性絲毫不亞于殲滅敵人一個師,不,應當是一個軍”
成功了
歷時十九天,凝聚余華心血和二百多汗水的結晶余氏七塔項目,正式宣告成功。
有了余氏七塔技術,經濟基礎薄弱和發展水平落后的根據地區域,將注入一針強心劑。
僅從經濟效益方面講,基于余氏七塔技術的硫酸工業,每年就能產生數百萬銀元乃至上千萬銀元的收益,更別說硫酸在軍工領域和鋼鐵冶煉領域的重要作用。
聽到余華公布的最終結果,強撐了整整三十多個小時的林婉三人,臉上紛紛露出舒心的笑容,熱烈鼓掌。
掌聲如同潮水般熱烈,所有人全都為實驗結果和余氏七塔締造者余華,送上由衷的掌聲。
余華面含微笑,坦然收下這份來自于這些先驅者們的掌聲,他有資格接受這份掌聲,因為,是他把五十年代才會出現的新型七塔裝置,帶到了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前夕。
坦然,受之
“砰”不遠處,隸屬于儒雅男人的隨行人員,舉起手中的照相機,找準角度,按下快門。
畫面定格,黑白照片之中,蔚藍天空和實驗場、余氏七塔為背景,立于指揮臺上的余華,滿臉微笑,前方則是熱烈鼓掌的儒雅男人、劉微、設計組成員和項目工人群體。
這一刻,歷史定格。,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