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滯。
甚至還有一絲恐懼。
各種各樣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再如同洶涌湍急的洪流般直逼腦海,此時此刻的拉貝,處于一種極度震撼的狀態,他真的不敢相信這份演示文稿上標記的各項性能參數。
可怕
真的太可怕了
這款y型裝甲鋼的性能參數只能用可怕來形容。
作為西門子中華負責人兼德國企業中華商人協會會長,拉貝所涉及的領域不止是民用領域,其中還包括軍用領域。
在軍用領域打交道,就不可能繞開德工之王克虜伯,拉貝很清楚克虜伯在1928年之后基于kc裝甲最新研發的ka裝甲性能參數。
而廣泛應用于陸軍坦克和海軍軍艦的ka裝甲,在這款y型裝甲鋼面前,基本上被全方位碾壓,性能差距與文中描述的預估數據完全相同,大致在10左右。
y型鋼與ka裝甲相比,提到10,與kc裝甲相比,提升整整3045。
上帝,這是真的嗎
拉貝不敢相信,也無法相信。
因為,如果y型鋼性能參數屬實,沒有數據造假,那么,它將是全世界最先進和最強大的裝甲鋼型號,輕松碾壓所有的裝甲,堪稱裝甲鋼領域的王者。
現任裝甲鋼王者,便是ka裝甲
裝甲鋼的發展歷史主要來自于軍事領域,最初起源于軍艦,1855年,艦艇最初使用的裝甲材料為熟鐵,缺點是防御力不足,熟鐵太軟,強度不合格。
1876年,法國率先使用施奈德鋼制裝甲,缺點焉金屬太脆,韌性低下,炮彈一打上去,裝甲表面就會崩裂。
到了1877年,英國使用熟鐵焊合裝甲,外鋼內鐵混合,稱之為復合裝甲,用熟鐵改善整體的強度,性能相較施奈德裝甲鋼有所提升。
1888年,英法研發鎳合金鋼,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采用合金鋼作為艦艇裝甲。
1891年,美國人哈維研發哈維裝甲鋼,采用滲碳表面硬化的鎳合金鋼,6英寸的哈維裝甲防御能力相當于10英寸復合裝甲,即152毫米等效254毫米。
1892年初,克虜伯研發克虜伯水鋼,性能比哈維裝甲提升15,研發難度逐漸提升。
1895年,采用表面滲碳硬化技術的鎳鉻合金鋼,即著名的kc裝甲鋼誕生,一出世便碾壓當時的所有裝甲,6英寸kc裝甲防護能力相當于75英寸哈維鋼甲,性能提升25
可以看到,裝甲鋼的研發難度逐漸提升,性能提升幅度也越來越小,每10左右的提升就能稱之為一個大進步。
“華,這款y型裝甲鋼是真的嗎它的性能參數太過先進讓我不得不產生質疑,畢竟中華不具備裝甲鋼研發基礎,這是軍事科技競爭最激烈的領域。”
腦海思緒泛濫的拉貝,終于緩了過來,吸了一口香煙令腦海保持鎮定,接著打破沉默,雙眼望向面含微笑的余華:“全世界能研發先進裝甲鋼的國家,幾乎全是工業強國。
質疑
直接且尖銳的態度。
雖然紙面上y型鋼性能參數全方位碾壓自家的ka裝甲,可一個現實問題在于,你一個中華人憑什么能研發出如此先進的裝甲鋼配方
拉貝極其了解中華,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基礎工業水平薄弱,全國鋼鐵年產量不超過五萬噸,且不具備生產高端鋼鐵產品的能力。
什么是高端鋼鐵產品
坦克炮鋼,火炮鋼,軸承鋼,機床刀具等等此類,包括裝甲鋼在內。
塊普通鋼板和一塊裝甲鋼板的防護力,完全是兩個概念。,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