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讀數是多少”馬庫斯迅速問道,言語之中透出一絲急切。
“398毫米,boss。”漢斯語氣有些顫抖。
馬庫斯聽到這個回答,怔了一下,只感覺腦袋有些發懵“什么,398毫米上帝,也就是說這塊鋼板實際硬度竟然達到490hb左右,再次測量,連續測量2個點出來,此外,壓力載荷提升到3000公斤力,仍舊測試三個點位。”
球形壓痕直徑398毫米,這意味著整個球形壓痕表面積達到50毫米左右,布氏硬度數值為245萬牛壓力除以球形壓痕表面積,最終數值為490hb。
490hb是什么概念
馬庫斯曾經在1927年有幸前往隔壁軍火大王克虜伯公司參觀,目睹克虜伯為軍隊生產的kc裝甲鋼,該裝甲鋼硬度數值勉強突破300hb大關。
硬度數值無法成為鋼鐵的核心指標,但卻是衡量鋼鐵性能的重要參數。
這塊看起來一點都不脆的鋼板樣品,布氏硬度竟然高達490hb,馬庫斯真的無法想象。
“是”清楚明白490bh數值意義的小技術員漢斯,連連點頭,再次將裝甲鋼樣品放回測量機上,重新測量。
金屬材料硬度標準測量流程為得到3個球形壓痕,獲得三者平均值,如此最為科學。
當然,無論是馬庫斯,還是漢斯,都不是正兒八經的材料科學家或者冶金專家,馬庫斯是西門子在中華的高級電氣工程師,漢斯則是助理電氣工程師,二人具有一定理工水平和冶金基礎,達不到材料學技術專家的程度。
但,搞個材料性能測試還是沒問題的。
很快,漢斯在2500公斤力載荷下測出兩個球面壓痕,直徑分別為399毫米和398毫米,綜合第一個球面壓痕數值,三者平均值為3983毫米,最終得出布氏硬度值在490hb。
而后,漢斯相繼進行3000公斤力載荷下的硬度測試,三個球面壓痕直徑分別擴大到477毫米,478毫米,477毫米,球形壓痕表面積為60毫米,布氏硬度值仍舊保持490hb。
兩種壓力載荷,共計六個測試點,所有測試數據盡數記錄在案。
“上帝,這塊鋼板究竟是怎么回事”
身為電氣工程師的馬庫斯,望著實驗記錄數據,簡直快瘋了,雙眼轉而看向載物臺上相貌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鋼板,他完全被這塊鋼板給震撼了。
這塊鋼板,是誰造的
它為什么可以擁有如此之高的硬度
沒人回答馬庫斯心中的問題。
漢斯詢問道“boss,我們現在是進行下一輪測試,還是先把數據給拉貝先生”
“先測試,上金屬材料拉力測試儀,測試它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我心里有種感覺,這塊鋼板上蘊含極大的秘密”馬庫斯聞聲,回過神來,深深吸了一口氣保持冷靜,正聲道。
材料性能測試繼續進行,表面出現六個球形壓痕的y型裝甲鋼樣品,被轉移到拉力測試儀上,年紀輕輕的漢斯輕車熟路,仿佛回到了就讀蘇黎世理工學院時候的場景,嚴謹仔細,熟練自如操控著拉力測試儀。
這是一臺英制機械拉力測試儀,最大載荷力可以達到150千牛,是市面上測試強度最高的設備,將鋼板兩端固定鎖好后,一切準備就緒,馬庫斯下達開始測試的指令。
屈服強度是金屬材料發生屈服現象時的屈服極限,對于無明顯屈服現象出現的金屬材料,規定以產生02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其屈服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