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楊教授點名,所有大一同學注意力跟隨楊武之的目光,落到教室內第七人身上,忽然間成為人群焦點的余華,右手執筆,正在草稿紙上不斷書寫著一個個數學字符,一副極其專注的表情。
“余生。”看著余華專注的模樣,楊武之倒是沒有生氣,只是再次喊道。
坐在距離余華最近位置的學生見此,連忙敲了敲余華的桌面。
“呃楊教授,您叫我”余華日常從全神貫注的高效學習狀態之中退了出來,感受到眾人目光,有些尷尬,詢問道。
楊武之點了點頭“你講講勒貝格積分的定義。”
聽到這個問題,再感受到教室內的氣氛和一眾同學目光,余華哪里還不曉得情況,作為重構勒貝格積分論文的第一作者,對勒貝格積分可謂熟悉的不能再熟悉,隨即開口講述起來“勒貝格積分的定義為”
從勒貝格積分的定義,再到范例和應用,最后,余華以勒貝格積分和黎曼積分的區別作為結束。
“勒貝格積分通過劃分值域來求和,黎曼積分通過劃分定義域來求和,究其結果,勒貝格積分建立于勒貝格測度理論的基礎上,它是黎曼積分的擴充,而勒貝格積分本身的重要意義在于重建微積分基本定理,并為實變函數論這門學科的誕生奠定基礎,我講完了,謝謝。”余華洋洋灑灑講完過后,重新落座。
教室內,鴉雀無聲。
六名比余華早進入算學系一點八個學期的學長,依舊是滿臉懵逼的模樣,如果剛才的懵逼是因為楊武之讓大家闡述勒貝格積分定義是什么,那么,現在的懵逼主要來自于學業水平的碾壓和不對等。
講道理,余華講的每個字,分別拆開,單獨列舉,無論漢語還是英語,在場每人都能讀出來,然而,偏偏連在一起之后就不知道是什么。
老天爺,這位小學弟是個什么來歷
“數學這門學科是需要努力和天賦的,顯然,你們既不夠努力,天賦也沒有,勒貝格積分經過十多年完善,學習難度已經下降很多,現在距離期末還剩最后一個月時間,你們好好想一下,要學就認真學,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我還發現某些同學風氣不好,經常出入八大胡同,我想問問他,你是不是去跟那些窯姐學數學”
楊武之看了一眼依舊懵逼的其他學生,搖了搖頭,沒有繼續講課,反而嚴厲批評起來“最后,如果學起來真的非常吃力,或者覺得自己不適合數學,那就盡快轉到其他專業,莫要耽誤學業導致無法畢業。”
風氣不好。
這是面前這些學生存在的問題。
站在一個愛國者角度,每一位清華學生都是一等一的愛國者。
但站在一個學生角度,在座七位算學系大一學生,超過半數不合格,不是抽煙喝酒,就是嫖娼賭博。
問就是懊悔自責,勸就是效仿胡適。
如此往復,令楊武之看到這些學生便頭疼,清華園對學生本就嚴格苛刻,修不滿學分就不能畢業,其中,全校十多個院系之中,就屬算學系學習難度最高。
以目前這批學生的狀況來說,別說畢業,能不被勸退都是好事。
“我等知錯了,先生。”話音回蕩于教室,下方六位學生各自露出不同的表情和反應,最終匯聚為起身作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