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圖書館,一溜煙,余華便來到采用磚混結構透出恢弘氣勢的機械館門前,經過門衛檢查學生證,整個人懷揣一顆好奇的心進入館內。
講道理,這是他第一次進入機械館。
機械工程系于館內設立三個學科組實驗室,分為動力工程組、機械制造工程組、飛機及汽車工程組,余華要去的正是機械制造工程組實驗室。
按照內部指示,余華很快來到猶如工廠車間般的機械制造工程組所在實驗室,放眼望去,實驗室內部明亮,四周寬敞,中間擺放兩臺散發工業美感的機器設備,剛一到來,耳邊便傳來金屬加工機械和電機運轉聲音。
莊教授身穿帶著油污的灰色工裝服,立于普車前方,正在操控設備加工金屬零件。
余華上前,立于安全區域之外,靜靜等候,沒有出聲,內心抱著學習的心態,仔細打量和觀察莊教授的操作過程。
對于機床制造,余華處于一知半解狀態,懂一點,但懂得不是很多。
這臺普車主軸安裝的三爪卡盤,牢牢夾緊固定一根呈現圓盤狀的銀色金屬棒高速旋轉,車刀平穩進給,與加工材料相互接觸,削出一條條絲狀或帶狀金屬出來。
可以看得出來,莊教授操作非常細微,進刀量和背吃刀量并不大。
“好像是在加工轉子。”余華仔細觀察三爪卡盤上的零件形狀,像是轉子,具體是什么類型的轉子不清楚,看著莊教授專心致志的模樣,沒有出聲打擾。
目光看向四周,打量著這個機械制造工程組實驗室,旁邊這臺龍門銑儼然為一個龐然大物,比同在一個實驗室的普車大得多,龍門寬度目測兩米左右,工作臺長度三米左右,可以銑削加工2000毫米x3000毫米的工件。
這臺龍門銑,以民國機械制造水平,根本無法制造出來。
美制機床的性能和品質雖然不如德制機床優秀,但,比起民國自主制造的機床好太多。
余華目光從龍門銑上移開,這時,不遠處堆積的一根根金屬棒料,猶如寶石般頓時吸引了注意力,整個人見此,頓時眼前一亮。
金屬棒料
余華離開位置,來到這堆金屬棒料面前,數量約有二十根左右,整個人蹲下身子,拿起其中一根仔細端詳,長度約為六十厘米,直徑一厘米左右,實心材質,表面光滑潔凈,沒有明顯裂紋和氣泡等缺陷,。
這是經過鍛造工藝處理的金屬棒料,品質上佳,非常適宜用來制作一種機器的核心零件
槍管
這時,背后傳來一道溫和而熟悉的聲音“小心點,這些實驗材料很貴。”
“莊教授好,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余華迅速放下金屬棒料,站了起來,轉身向莊前鼎問好。
“這里就我們兩個人,別拘束,知道這些實驗材料是什么嗎”不遠處的車床已經暫停工作,身上滿是灰塵和油污的莊前鼎笑了笑,指了指地上的金屬棒料,向余華詢問道。
這是實驗材料
這要是放在后世,在大學里加工槍管,不得判個三年五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