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聞言,連忙說道。
“你說。”華羅庚點頭。
“學生想請您給這篇文章署名通訊作者。”余華目光看向華羅庚,說道。
署名通訊作者
華羅庚聽到余華這番話,眉宇微皺“給我一個合適的理由。”這篇文章他并不準備署名,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一律默認余華。
如果他署名通訊作者的話,非對稱密碼理論的成果,至少要被他分去一半。
但問題是,他壓根就沒有參與過。
“這篇文章一是最初有您的理論指導和幫助,師父您理應署名,二是這個學術成果分量太大,學生一個人吃不下,想要讓日本人和世界各國相信非對稱密碼,并迅速進入,要借助您的身份和影響力。”余華作揖行禮,言語滿是尊敬,而后給出最重要的理由。
現在自己的身份是什么
一個略有名氣的北平聯考狀元,清華園學霸,組織雇傭科研人才而已,在清華園這一畝三分地,余華還算有些名氣。
可到了真正的數學界,他只是一個如同蜱蟲般的小透明而已,連名不經傳這種水平都算不上。
學術圈子極為殘酷且現實,只認成果不認人。
小透明般的余華,發表非對稱密碼如此重量級成果,最終結果很難預料,即便能在數學年刊發表,也達不到該有的效果。
然而,拉上自家師父就不一樣了。
師承哈代的華羅庚,名氣和影響力云動倫敦,聞名于國際數學界,這篇文章有了他的署名,效果立馬就會不一樣。
“你小子即便沒有成為一名數學家,也注定會成為一位戰略家。”聽到這個理由,華羅庚愣了一下,陷入沉默,看了一眼余華,眼神頗為贊賞和感嘆。
話落,右手拿起鋼筆,在文章末尾通訊作者一欄空缺處,寫上自己的姓名。
“學生謝謝您的夸贊。”余華笑著收下華羅庚這句話。
華羅庚搖了搖頭,署名過后,小心收拾整理這篇論文“投稿事情我來負責,第一套加密算法和算法密碼表,你準備如何處理”
“該予以國家,通信安全之重要,當屬首位。”余華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第一套加密算法和密碼表給國家,屬于利益最大化的表現,相比組織,南京更需要非對稱密碼的成果。
紅密破譯資料可以讓藍衣社和組織握日軍動向和情況,而非對稱密碼則可以讓中華信息通信處于一種較長時間的安全狀態。
只要加密算法和密碼表不被竊取,想要通過外部攻擊方式破譯非對稱密碼,根本不可能。
人力遠遠無法滿足要求,如果要求破譯時效性,例如一個小時內破譯,日本人必須上高性能超算才能做到。
這也是余華思考良久作出的決定。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