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對莊前鼎來說沒有任何問題。
整個人取來一張嶄新設計圖紙,沒有絲毫猶豫,右手執筆,輕車熟路繪制2t級托馬斯轉爐圖紙。
2t級托馬斯轉爐聽起來很重,可按照鋼鐵密度785g3換算為體積的話,只有0254立方米。
考慮到留有20的安全冗余體積,轉爐熔池理論總體積為03立方米左右。
03立方米是什么概念
一個小水池而已。
憑借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水平,莊教授輕輕松松就拿出了整個堿性轉爐的主體結構,熔池高59厘米,半徑40厘米,爐襯采用堿性耐火材料,由高純度白云磚構成,中間設有一層鋼板隔離,第二層隔熱層采用石英砂填充,最后再用一層鋼板包裹形成爐殼。
“爐體內部結構大致就是這樣,你看看有沒有問題。”過了十幾分鐘,莊教授完成轉爐內部結構設計,丟下鉛筆,端起放在一旁的水杯,朝著余華說道。
話落,水杯湊到嘴邊,抿了一口。
這天氣,著實炎熱。
“沒問題,不會出現爐體熔融的情況,熱效率為”余華根據設計圖紙上標注的參數進行模擬計算,十數秒后,給出工程熱力計算數據。
“好。”
莊前鼎得到結果,點了點頭,放下水杯,再次取出一張設計圖紙,這次主要設計爐體外部結構,耳軸、托圈、軸承座和最重要的傾動裝置。
轉爐坐落于軸承座之上,軸承座連接傾動裝置,通過電機運轉實現正反270°大角度傾斜,完成鐵水注入和鋼水倒出的動作。
轉爐之所以叫轉爐,正是因為這個傾動裝置。
時間緩緩流逝,余華和莊教授兩人高度默契配合,2t級轉爐研發效率高的令人可怕。
臨近中午時分,機械工程實驗室外,學校里也逐漸熱鬧起來,今天招考上午第一門考的是國文,前來參加考試的三千多名學生,正在清華園各處利用緊張而短暫的時間加緊復習,為下午的算學考試做著準備。
按照去年294人的錄取人數,前來考試的三千多人僅有十分之一能夠留下。
民國時期報考大學,是一個極其辛苦且困難的過程,由于熟悉的全國統一招生考試還沒有出現,學生為了考上大學,必須先完成第一個舉辦招考的大學,待考試完成后,再馬不停蹄趕往下一所大學。
北平地區之中,清華最早,其次燕大和北大,接下來則是南開,北師大等等,最受學生歡迎的大學榜單就是1937年時間段的民國四大名校清北復開,當然,超一線地位的國立中央大學不在其中。
等到了明年西南聯大建校,民國四大名校將變為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國立浙大和國立武大。,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