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匹馬力,最高時速30公里,自帶搖把子,回頭率超高。
這是拖拉機領域的神話,聞名世界的單缸機傳奇,余華毫不猶豫選擇致敬曾經的經典。
論動力,十二匹馬力的單缸柴油動力經過傳動系統放大扭矩,可牽引數噸到十數噸質量的貨箱,要是馬力達到一百多匹,拉個上百噸也不是什么問題。
一句話,動力不祥,遇強則強。
論拉東西,經典款手扶拖拉機能甩1937年的所有卡車三條街,標載七百五十千克,實載3噸起步,正常5噸,偶爾拉個10噸沙子或者肥料那是稀松尋常。
只要輪胎和大梁撐得住,那就盡管裝,沒有人能夠阻攔手扶拖拉機前進的腳步。
上山下溝,拉貨拉人,縱橫中華每一個角落。
論可靠性,只要質量過關,用個一二十年沒有任何問題。
論設計理念,e手扶拖拉機設計理念和外觀,至少超越當前時代五十年。
余華選擇經典款手扶拖拉機的理由很簡單,這玩意兒幾乎就是萬能神器,上輩子農村縣城經濟就靠它帶動,而在這個時代,它可以完美承擔根據地工業原料運輸需求,平時拉貨,戰時拉炮拉物資拉人,應用環境直接拉滿。
最重要的是,這玩意兒太簡單了,技術含量之低簡直令人發指。
核心部件就倆,單缸柴油機和傳動系統,上面加個車頭,下面加根大梁,后面搞個貨箱,齊活。
待拖拉機概念圖畫好,余華再把傳動系統結構和拖拉機各項性能參數標記上去,隨即遞給莊教授。
“自重1噸,功重比12匹每噸,12匹單缸柴油機1400轉60牛米,一檔300轉扭矩達到280牛米,經最終傳動放大到7000牛米,二檔700轉扭矩120牛米,經最終傳動放大到3000牛米這個傳動系統設計非常巧妙,總傳動比達到25倍。”
莊教授接過設計草圖,看了看設計外觀,目光很快被傳動系統參數和結構吸引,整個人眼前一亮,從專業角度看待這款結構怪異卻簡單的新型拖拉機。
7000牛米扭矩并不稀奇,任何一款大型拖拉機和汽車都能達到這個水平,但重點在于,這是12匹單缸柴油機經過傳動系統放大得到的扭矩。
總傳動比達到25倍的傳動系統。
12匹馬力產生7000牛米扭矩,這就很有意思了,按照公式這個扭矩除以輪胎半徑,就可以得出動力機械總驅動力。
基于設計圖標注的輪胎半徑參數300毫米,即7000牛米03米23333n,總驅動力為2380公斤。
等于是說,這么個12匹小玩意兒,拉個兩三噸輕松跑,五六噸隨便走。
腦海計算出經典款手扶拖拉機的總驅動力數據,莊教授暗暗咂舌,心中頗為意外,要知道,隔壁日軍自重四噸左右的九十四軍用卡車,標載也就15噸,馬力大概是六十匹的樣子。
一個是十二匹拉五六噸,一個是六十匹拉一噸半,這個差距哪怕是小孩子都明白有多大。
有意思。
真的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