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拖拉機的制造生產交給你總務科全權負責,力求最短時間內造出第一輛拖拉機,保質保量實現拖拉機生產,聽明白了嗎”陳康大聲說道。
陸遠挺直背脊,面容嚴肅“明白,總務科保證完成任務”
“余副組長,關于拖拉機生產的技術問題,可能還需要你支持。”待下達拖拉機生產命令,陳康轉頭看向余華,言語緩和。
“我明白,拖拉機一切技術問題由我負責。”余華點頭回應道“對了,局長,我還沒有給這款拖拉機起名,你起個名字怎么樣”
“起名啊叫紅星拖拉機,怎么樣”
陳康聞言,若有所思,隨即說道。
好熟悉的時代韻味。
聽到這個名字,余華笑了笑,倒不意外“沒問題,就叫紅星拖拉機。”
“陳局長,關于根據地道路建設問題,除了前中期的水泥公路建設之外,后期應當將鐵路運輸作為目標,根據地圖顯示,榆林到神木的地勢平坦,非常適宜修建鐵路。”待拖拉機生產任務敲定,莊前鼎出聲道“當然,鐵路建設暫且不急,可以緩一緩。”
“莊教授,修建鐵路技術上是否存在問題”
陳康聽到這番話,肯定地點了點頭,輕聲問道。
光靠拖拉機支撐根據地內部的運輸問題,還是太過勉強,鐵路這是最好的選擇。
榆神間距八十公里,只要修建這條八十公里長的鐵路,就能解放出大量運輸煤炭和鐵礦的車輛,從而增加其他地方的運力。
只不過,鐵路屬于重資產和高投入,雖然榆神鐵路里程只有八十公里,但根據地依舊造不起。
莊前鼎露出和藹的微笑“蒸汽、柴油和電力三種動力我非常熟悉,有我在,你不用擔心任何技術問題。”
“我多慮了。”陳康無奈苦笑,講道理,他真有點不適應現在的情況,以往無論是干什么,技術問題永遠是最大的阻礙。
然而,現在
他也好想有一天對著所有人說有我在,你不用擔心任何技術問題。
這種感覺真的好舒坦。
“陳局長,還有另外一件事,電力問題。”
莊前鼎轉移話題,切入到能源領域,面容頗為嚴肅“工業發展離不開電力,以根據地現有電力供應,僅能勉強維持早期生產,一旦鋼鐵廠竣工投產,電力供應將達到極限,我們需要建造一個發電廠。”
“這點我明白,但暫時沒辦法解決,我們沒有電力領域的技術人員,造不了大型發電機。”陳康點頭無奈道。
當前根據地的所有發電機處于100進口狀態,有的是德國an公司柴電,有的則是美國柴電,都是20k以下的小型發電機,總發電量僅僅每小時五百度左右。
“這是我設計的2x10小型火電站圖紙。”莊前鼎笑了笑,隨即取出一份設計圖紙。
“這個2x10是什么意思”看著擺在面前的圖紙,陳康有些懵逼,他感覺這個計量單位好像很大,但具體是什么概念,卻不清楚。
林婉提醒道“首長,就是2萬千瓦,每小時發電量2萬度,24小時48萬度電。”
“每小時2萬度電”陳康這次徹底懵逼了,目光投向火電站設計圖紙,看直了眼。
莊教授給出的這座火電站,發電量是根據地發電量的四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