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航空炸彈沒有直接命中防炮洞,那么就能很大程度減少傷害。
至于直接命中
結果不言而喻。
很快,來自于承德機場的日軍空中攻擊編隊飛臨南苑上空,一枚枚重達上百公斤的航空炸彈猶如雨水般落下,盡數覆蓋南苑陣地,兩架九三式轟炸機和兩架九五式戰斗機重點轟炸特務旅二團的所在區域。
南苑陣地陷入一片火海,而被特別照顧的特務旅二團陣地,轟炸密度位列首位。
轟炸機完成轟炸,戰斗機對地面陣地進行數輪掃射,隸屬于川岸師團的重炮集群再次開火,進行步炮協同作戰,掩護第一聯隊進攻。
第一次試探性進攻,規模為大隊級。
第二次則是真正的進攻,兵力達到聯隊級
打蛇打七寸,川岸文三郎深諳這個道理,他敬佩敢于進行白刃戰的學生軍訓團,但絕不會放棄這個攻破南苑陣地的珍貴機會。
隨著日軍發動第二規模進攻,南苑防御戰態勢急轉直下。
上午九點三十分,面對日軍發起的第二次勐烈進攻,沒有獲得宋哲元撤退命令的佟麟閣,不得已選擇命令前沿部隊向機場有序后撤,收縮防線。
由于失去電臺通信,南苑守軍一聽到后撤命令,瞬間陷入混亂狀態,有的部隊遵循命令,邊打邊撤,有的部隊沒接到命令,見到友軍后撤便誤認為不經請示撤退,直接放棄陣地后撤。
“向香月清司司令官發電,川岸師團已于十點一十五分攻破南苑防線,預計十二點前攻破南苑機場,佟麟閣疑似與宋哲元失去聯系,仍舊沒有獲得宋哲元的撤退命令。”川岸師團指揮部內,川岸文三郎觀察戰場態勢,滿意地點了點頭,而后向身側的日軍參謀命令道。
“嗨”年輕日軍參謀點頭回應一聲,轉身離去。
“川岸閣下,佟麟閣和趙登禹怎么也想不到,宋哲元的撤退命令您最先知道。”潘毓桂適時送上稱贊。
川岸文三郎微笑“這還是多虧了你,潘先生。”
宋哲元早在28日上午就已向南苑守軍發出撤退命令,然而由于電臺失去聯系,不得已只能派遣通訊兵送往南苑。
恰巧,這份撤退命令途徑潘毓桂之手,而后在佟麟閣與趙登禹還未收到命令的情況下,川岸文三郎便收到了這份包含完整撤退路線和時間安排的命令。
這件事情在川岸文三郎看來真的是非常有趣,非常挑戰想象力,畢竟這可是一支軍隊的撤退命令。
然而,現實發展與想法總是有些差別。
七月二十八日中午,伴隨著南苑防線第一道陣地失守,收縮防線的守軍在川岸師團進攻下苦苦支撐,就在即將崩潰之際,身為132師師長的趙登禹親自上前線,督軍參戰,令士氣大振,使得戰斗烈度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雙方陷入白熱化狀態。
白刃戰隨處可見,九二式步兵炮和82毫米迫擊炮你來我往,守軍圍繞著機場周邊設施進行防御,幾乎利用一切條件與日軍廝殺,雙方傷亡數量都在不斷上升。
炮火聲持續不斷,雙方戰斗達到二十九軍進駐平津地區以來最激烈的程度。
下午一點鐘,南苑指揮部內。
“報告軍座,學生軍訓團新兵譚清報到”滿臉硝煙灰塵的譚清背著中正式步槍,進入指揮部內,來到副軍長佟麟閣身側,大聲報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