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來信,徐瑾淵沉默不語,面容看似平靜,內心卻以掀起翻天巨浪,右手微微顫抖地收好信紙,放進衣服內兜。
“工業救國,構建中華之完整工業體系能實現嗎”做完這一切,徐瑾淵腦海陷入深思,不斷浮現信中導師莊前鼎提到的目標,心中不由自主暢想起來。
別人或許不懂什么是完整工業體系,可身為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徐瑾淵怎么會不懂。
這是世界工業強國的象征,是世界工業強國的標志性至高榮譽。
什么叫完整工業體系
通俗意義講,具備所有目前已知工業門類的加工和原材料供給,可以生產所有已知工業品,并具備完善的人員培訓體系。
聽起來很簡單,可落實到實際情況,卻讓人感到深深的可怕。
建立所有的已知工業門業,生產所有已知的工業品,這個范疇區間太過廣闊,例如軍工領域的航母軍艦,飛機坦克,大炮機槍等等。
每一款武器裝備背后成千上萬的零部件要實現徹底的自主設計和自主制造。
每一名合格工程師和熟練工人背后需要建立龐大且全面的教育體系。
以這個標準定義,當今世界,具備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唯有三個,美國,德國,蘇聯。
而在無數國人眼中強于中華數十倍不止的英法兩國,都不具備完整工業體系。
至于日本,更是遠遠不及。
徐瑾淵未曾料到,自家導師的目標竟是如此之宏大,如此之高遠
“不管能不能實現,我們也要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假如今天開始努力的話,那么距離實現這個目標的日子也就早一天,陜西延城,希望真如導師所言,與當今的國府有所不同,若不然,以國府內部作態,中華永遠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先生,瑾淵愿意陪您。”徐瑾淵輕聲呢喃,腦海翻來覆去想了很多事情,滿是智慧的眼眸散發光芒,似如星辰般明亮而璀璨。
縱使目標遙遠近似不可能,可為了中華之崛起,他也愿意。
中華一定要崛起,中華一定會崛起
而實現這個目標的前提,就是需要他們這些中華青年的努力。
他徐瑾淵心甘情愿去努力。
絕非優柔寡斷之輩的徐瑾淵心中立下決定,深吸一口氣,立馬站了起來,迅速收拾所需的技術資料和書本,離開清華園的時光里,他通過家里和工程師學會收集到相當多關于機械工程領域的技術資料,盡管這些資料大多屬于西方淘汰的落后技術,但對于中華而言同樣彌足珍貴。
“另外,我還得找幾個人一起,子隨不錯,交大畢業高材生,主攻動力機械。”
“覃鐫也得拉上,他當初主修電機和自動化設計,要搞工業離不開電機,要搞先進工業離不開自動化設計。”
“還有鴻淵,主攻機械裝備設計和金工,有導師七成風采,機械加工需要鴻淵之助。”
“可惜玉涵去了南昌風動工程,平成去了飛機發動機廠,要不然還能多拉幾個人,不知道他們近來如何,日后寫信關心一二,如有機會,把他們全部拉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