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體系,三七式60毫米迫擊炮作為連屬支援火力,120毫米重迫作為團屬支援火力,105毫米榴彈炮作為師屬支援火力。
什么是提升?
這就是。
時代悄然變了,過去武器彈藥依賴繳獲和嚴重缺乏重火力的日子一去不復返,困擾部隊戰斗力的重要因素就此煙消云散,八路軍,從此悄然邁向武器彈藥制式化的時代。
“各位,經過大家的努力,我們不僅徹底完善輕武器生產體系,還為部隊建立武器彈藥制式化的規劃,在這里,我代表個人向大家表示感謝。”拿筆寫下中口徑重機槍的型號及改動方案內容,李強緩緩吐出一口長氣,心神激蕩,看向眾人,正聲道謝:“軍工局的成功,離不開你們。”
感謝所有人。
軍工局能有今日,與在場每個人的貢獻息息相關。
作為第二任軍工局最高負責人,李強深知沒有最高科學技術小組提供技術,軍工局無法生產性能優秀且可靠的武器彈藥,沒有各個部門高度協調配合,軍工局無法保證最基礎的生產作業和自身運轉。
至于他李強,就是半個保姆和半個技術驢的結合體,前者身份確保最高科學技術小組和每個部門順利運轉,正常生產武器彈藥,后者身份協助莊前鼎和余華進行武器研發工作,作用及貢獻也就那樣。
“局長,這是我們應該做的。”陸遠見狀內心動容,連忙回應道。
莊前鼎搖頭回應道:“李局長,不必如此,國難當頭我們自當齊心協力。”
“話不多說,等忙過這段時間我請大家吃飯,會議暫時就到這里,散會。”李強笑了笑,沒在多說,宣布散會之后,立即拿起記錄此次高層會議討論結果的材料離去。
會議室房門打開,一道陽光照射進來。
陽光璀璨,未來可期。
一個八路軍武器裝備制式化的時代,悄然降臨。
沐浴于無盡陽光之中,李強的背影很快消失不見。
……
大窯洞。
“情況大致就是這樣,我認為余華所提出的五年計劃構想非常好,軍工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五年規劃,按照規劃一步一步前進,直至完成目標,蘇聯就是依靠第一個五年計劃,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大大增強綜合國力。”會議室內,李強背脊挺直,匯報高層會議討論結果,仔細解釋事關軍工局未來發展的五年計劃方案,給出個人意見。
“五年計劃……”老首長仔細閱讀五年計劃方案報告的詳細內容,面容嚴肅,神情凝重。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