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銳傾聽著,不時問上一句,等清衍說完后,又將自己對《元始經》的感悟,整理一份贈予。
“對了,”
他突然想起一事,問道:“清衍,《元始經》卷四之后,可還有后續?”
“有。還有卷五、卷六。”
清衍嘆息:“可惜,很早之前,在大虞朝廷針對上古靈師的圍剿中,就丟失了。”
“那個時候,我元始道山門,是在吳州,真要說后續可能存在的地方,吳州半仙世家甄家、吳州州衙、大虞皇庭,也就這三處。”
“雖說現在天地大環境,不適合上古靈師,卷三之后基本就無法修習,但畢竟是師門傳承,師父也一直想著追回,才逗留吳州,只是無果,一直為此抱憾……”
“我就說么,有戛然而止的未竟之感。”
方銳應和著,目光一閃:‘大虞皇庭,這個惹不起,吳州州衙、甄家,尤其是后者,等日后或許可以謀劃一二……’
“可否為我詳細說說?”他問道。
“自然。”
清衍苦笑:“不過,方叔,還是那句話,如今天地大環境,不適合上古靈師,《元始經》卷三之后基本就無法修習,這些聽聽也就罷了。”
“修成《元始經》卷四,是為源法境,人稱半仙、真人、尊者;再之后,是為玄域,世稱真君、真仙、玄君。”
“這個境界,哪怕是朝廷靈師,都幾乎不可能達到。據師門先祖所說,即使是大虞朝廷,此般人物每一代也只出一二位……”
這些隱秘,不記錄于紙面,只是師徒口口相傳,從前方銳沒問,清衍也覺得不甚重要,便沒說。
今日,方銳問到,清衍才會吐露。
“玄域之境,真君、真仙、玄君……”
方銳喃喃著,繼續問道:“卷五,是為玄域之境,那么,《元始經》卷六呢?”
“卷六,是為天心境,此般境界,哪怕在上古之時,亦可稱得上一句大能。”
“不過,”
清衍神色凝重:“先祖說過,當今,天心已歿,根本不可能再有這般人物出現了,哪怕大虞朝廷舉國之力,也不可能做到。”
“天心已歿?此言何解?”
“不知。師門先祖對此諱莫如深,并未有深入詳解……”清衍搖頭。
“這般么?!”
方銳眼睛一瞇,卻是下意識想到了包思存魂飛魄散之時,所說的那句‘青天已死’。
‘青天代表什么?天意?世界意志?青天已死,是說世界意志崩潰了?!’
‘不可能吧,若真是世界意志崩潰,那此方世界不大可能如此祥和。’
況且。
在離開兩界山的那片異空間后,方銳還看到了雷霆落下,世界的本能排斥。
‘所以,天心已死,大概是指世界意志遭受重創,陷入了沉睡?’他暗暗猜測道。
“方叔?!方叔?!”清衍看到方銳神色變幻,一時呆住了,不由喊道。
“沒什么,想到點事情。還有,你和靈兒……唉,年輕人的事情,你們自己處理吧!”
……
重逢只是一時,離別才是長久。
清衍帶著小姑娘莫愁,小住一二月后,就辭別了,說是要繼續尋找靈地,建立山門。
方銳、方靈去送了一程。
“靈兒,這次錯過了,大概就真的錯過了。”
“兄長,從前吧,我是對清衍有一些好感,可這么多年過去,真的就只剩下朋友了……只是有些傷感,不知道,這次一別,下次再見面是何時了。”
“誰知道呢?”
方銳搖搖頭,取下腰間葫蘆,飲了口酒:“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啊!”
兩人轉身,一輪血紅的夕陽緩緩落下地平線,暮光如潮水般淹沒了大地。
……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