愷撒是一個少年,雖然經歷得遠比大多數同齡更多、更豐富、以及更殘酷,他終究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
波瀾不驚這樣的詞匯,基本上還是用來形容那些飽經風霜的老者與智者。
而且在波瀾不驚的背后,其實藏著無數藏于內心深處的心酸和無奈。
表面上的波瀾不驚,某種程度上又何嘗不是經歷了太多、太多之后的麻木?
愷撒做不到波瀾不驚,因為他經歷得終究算不上多——和風雷大廳里的上校們、將軍們相比起來。
而這對一名即將踏上戰場的戰士來說,幾乎算是致命的。
站在候場室里的時候,愷撒整理完自己的戰斗服飾,然后輕輕摸著小龍的腦袋,心里還在思考昨夜問老婦人的那個問題:我們到底為了什么而活呢?
老婦人說第一種選擇是為了某種信念和原則,比如某些夢想,某些想要實現的東西。
但夜色中,愷撒在偌大的帝都漫步許久的思考的結論卻是,自己并沒有真正可以稱之為理想的東西。
看起來,自己到目前為止做了許多對這個帝國有重大意義的事情,龍道里的艱苦戰斗,美食島一役,統考期間的那次海上之役,森林族之行,還有阿爾卡納的殘酷戰斗。
看起來,自己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人,對這個國家履行著某些責任和義務。
但愷撒捫心自問的結果卻是,自己并不討厭這個國家,但要說到多么熱愛,似乎也談不上來。不知道是因為從小的經歷還是因為別的什么,愷撒昨夜走在帝都的街道上,一直有一種不可名狀的淡淡的疏離感。
其實這種疏離感一直都有,但在昨夜,它被格外地放大了,然后被愷撒敏銳地捕捉到,并細細感知、品味了一遍。
是的,愷撒發現自己并沒有特別想要的東西。
那么老婦人還說了第二個我們活著的理由,那就是為了一些可以為我們放棄原則和信念的人。
當時聽到這話時,愷撒第一時間想到了藍老師,然后想到了諾諾,再然后,想到了可憐。
愷撒毫不懷疑這三個都對自己很好,非常非常好,但她們能為自己放棄信念和原則嗎?
愷撒并不知道。
因為準確地講,愷撒甚至不知道她們各自的信念和原則,究竟是什么!
人和人之間真的存在這樣為了彼此不顧一切的關系嗎?如果存在的話,它是單方面的,一廂情愿的,還是彼此心靈相通,無需多言卻又無比默契的呢?
許多問題縈繞在愷撒的腦海。
理性告訴愷撒戰斗之前想這些事情根本沒有意義,但有什么辦法呢?他還是個少年,少年不具備足夠的閱歷來一下子應付如此多的問題!
走在入場通道里的時候,愷撒甚至已經能預見到這場比試的結果了——
自己會輸。
昨夜已經見過李維了。見面之后,愷撒已經完全確認,那是一個即便自己狀態全盛,也未必能戰勝的強大對手。
何況自己現在是如此糟糕的狀態。
從昨夜開始被愷撒強行壓抑的沮喪感、挫敗感、懷疑感,似乎都在這一刻一股腦地涌了出來,侵占著愷撒的身心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