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我奪寶的人可以站出來了。”凌云來到公園的廣場上,轉頭望向幾位跟蹤了自己一段路程的人,大聲喊道。
“我叫張三,閣下怎么稱呼呢?我對你的玄鐵小劍感興趣,想向你挑戰,請多多指教。”一位靈動境初期的中年人走向凌云,笑道。
凌云聽了中年人的說話后,心道:“不想說就別說,你叫張三?怎么不叫李四呢?或者叫王二麻子不也錯呀。”
凌云也想隨口起個牛點的名字,想起了金庸小說里的獨孤求敗很厲害,于是說道:
“我叫獨孤求敗,想向我挑戰沒問題,你如果輸了能給我什么法訣或法寶呢?”
“我拿得出手的法寶沒有,法訣也只有一套‘清風劍訣',我如果輸了,這‘清風劍訣’就給你吧。如果我贏了,打算拿你的玄鐵小劍,融了鑄一把寶劍,我現在正缺一把趁手的好劍。”張三微微一笑,說道。
“那好,就這樣說定了,你先出手吧。”凌云愉快地說道。
張三聽見凌云說要他先出手,也就不客氣了,劍芒一閃向凌云刺來。
凌云也不硬接,只是用“御風微步”閃避,觀看這“清風劍訣”的妙處。
剛才一時興起,凌云借用了金庸武俠小說中前輩高人的姓名,不由得想起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
劍魔獨孤求敗所創,以無招勝有招。
獨孤大俠是絕頂聰明之人,學他的劍法,要旨是在一個‘悟’字,決不在死記硬記。
等到通曉了這九劍的劍意,則無所施而不可,便是將全部變化盡數忘記,也不相干,臨敵之際,更是忘記得越干凈徹底,越不受原來劍法的拘束。
獨孤九劍講究的是,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大道自然,渾然天成,以無形之招渾然天成之氣,豪放不羈之神,藐視天下的度。
運用起來,似是看透時間萬物一切,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獨孤九劍是劍法中最灑脫,最有氣質的一種劍法了。
“無招勝有招”,“行云流水,任意所至”,“乘虛而入,后發先至”......
凌云心里想著獨孤九劍的奇妙之處,也邊閃避邊揣摩這“清風劍訣”,一共三十六式,動作既細膩又舒展大方,既瀟灑、飄逸、優美又不失沉穩,但就是少了一份霸氣。
要破這“清風劍訣”也不難,可以用一種最直接的方法,只要用玄鐵小劍把張三的劍削斷就行了,因為張三的劍很普通,所以才有這奪劍重鑄寶劍之心。
只是這樣只靠鋒利的兵器,有點勝之不武,但凌云又不會別的劍法,一時之間也想不出制敵取勝之道。
凌云也不想用“天星罡拳”,以防引起更多高手注意,來搶奪“天星罡拳”。
如果用“天星罡拳”的身外化身之術確實很是華麗,威風八面,但更容易引起別的高手的注意。
凌云想到了一種能贏得比賽的辦法,就是用獨孤九劍的劍意,反正也無招,也不怕別人來搶。
在張三從頭到尾又使了幾遍“清風劍訣”后,凌云終于找到一處破綻,于是“乘虛而入,后發先至”。
玄鐵小劍順著張三的劍勢,以“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的原理,在張三的劍上一點。
張三只覺虎口一震,長劍脫手而去,凌云把握機會,欺身向前,玄鐵小劍停在張三喉嚨不遠處。
“你輸了,把‘清風劍訣’交出來吧。”凌云望著張三微微一笑,說道。